他所说的“三阶段战术”,是指第一阶段由“带教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和熟悉项目,结合课程编制文档,撰写文献综述,同时熟悉各种开发工具,配置开发环境,然后学院对第一阶段的情况座谈总结;第二阶段主要是督导项目进展,帮助学生分析解答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考核,即项目演示和论文答辩,并由考核小组现场打分。
杜院长说,你还真别小看这样的“改革”,刘英锋老师和学生配合,开发的“基于PDA(个人数字助理)的中医方药系统”,竟然通过手机,把中医的证、方、药贯穿起来,以模块的形式输入手机中,实现了手机用户的自我健康提示、诊断和使用,既方便了大众,也扩增了手机更大的功能。
他们还发明出了“中医舌诊辅助系统”,用数码设备把中医舌诊中最关键的“舌质、舌苔”图像记录下来,通过电脑进行诊断识别,有效地避免了因肉眼识别而带来的误差,为中医诊断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使中医诊治走向了科技化。
他们还针对中草药的寒、热、温、凉四性,研制“中药四性的评价系统”,借助高科技手段,揭示中药的科学内涵和中医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让中医中药在科学上“立足”,扩展了中医中药市场。
计算机学科的教改,不仅让原来的计算机教学“短腿变长”,而且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前景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在学院提供的一份“有趣”的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有这样一道题,“如果现在请你领导一个项目,你的感觉如何?”“胸有成竹”的比例由原来的4%上升为31%,“忐忑不安”的比例却由原来的57%下降到现在的48%,“一头雾水”的所占比例则由原来的39%下降到16%。此外,有97%的同学能够从科研实践活动中受益,其中84%的同学增强了动手能力,78%的同学认为增强了求职的信心。
处方六:让特色更“特”
刘红宁说,“江中”的特色,不应单纯停留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还应该站在更高处的人才模式的创新上,他把这个构想,称为“江中”的“中药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计划”。
他是这样解读这个计划的,“将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江中”的培养模式里,把原本互相割裂的产业、教学、科研三者整合起来,形成了“大学科”的办学特色。
他说,“江中”不提办“一流”、“知名”的理由,就是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没特色就不知名,有特色才知名。“江中”目前灸疗和中药两个学科全国知名,都是得益于其有“特色”。“江中”在育人目标上,也从来不提培养“领袖”和“科学家”,他说成不成为科学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江中”的基本定位就是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型”人才,这也是“江中”的特色。
而在办学定位上,“江中”从来不避讳对“钱”的追求,他们旗下的“江中制药集团”如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医药企业。刘红宁说,“并不是办一所企业就代表产业化了,而是办学要真正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于人类。”
在刘红宁看来,中医院校应该有“中医”特色,可中医院校尤其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成为中医事业发展的瓶颈。
中医教育如何走出因“专才”培养而带来的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较弱、无法应对现代社会挑战,是中医教育面临的难题。
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医的认同,增强其专业兴趣,强化其成才信念,并用“中医思维”贯穿一生?
刘红宁在“双惟班”中挑选出33名中医专业的学生组成了“双惟名中医摇篮班”。“摇篮班”在完全不改变原有的本科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督促、引导性学习。
他们同样设计了“摇篮班课程”体系。
这套体系包括“兴趣系统”,主要是名医名家讲座,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成才愿望;“中医世界观认识系统”,他们搜集了大量关于中医现状和思考的的文本资料,供学生辨证地学习,从而增强对中医的审思能力,加深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传统经典系统”,通过对传统的“四小经典”的相关理论学习,学到了许多中医学的相关入门知识;“技能培训系统”,强化学生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和操作技巧;“临床实战系统”等等。
为了提高这些未来名医们的“切脉”水平。他们这样设计专项教学:课前搜集提供资料,如《濒湖脉学》、《重订诊家真诀》、《脉义简摩》、《脉学综述》,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课中则围绕脉象特征体系和脉诊正规操作示范进行,旨在引导学生注重从脉象本身古有的“固、息、形、势”出发,来体察脉象特征,学会正确且正规的脉诊操作方法,以达到临床上能正确正规地获取脉象;课下,学生人手一个“脉诊垫”、设计脉诊定关卡,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训练。
而在节假日,他们还为学生开具介绍信、设计见习反馈表,要求学生自行在所在城市的医院“寻师待诊”,尽早接触中医临床,及时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跟师抄方中学到诊疗方法。
秉承“双惟班”的活动特色,他们还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学生们自己设计了“盲人与哑巴”、“解手链”、“钻电网”等拓展项目。
“摇篮班”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迅速地影响着整个“江中”,在“江中”,“争当未来名医”几乎成为所有从事中医学习的学生们的目标。
刘红宁院长说,他有两个“个人想法”。
一是打破中医界“自闭”传统,把中医的“魂儿”留下来。他说,他计划在近期选拔真能治病的中医专家,组建一个“三三机构”,即每三人为一组,共分三组,借鉴西医的会诊方式,搞中医的联合诊治,以此打破中医的“门户”界限,让精湛的中医技术相互吸纳,只有留下根,才能留下魂儿。
二是将来有一天能以研究者的名字命名一些有价值的中医成果,由国家拥有其“知识产权”,这样既能避免因人的流失而造成的成果丢失,又便于中医实现“国际化”。
这,或许是他开出的第七、第八……乃至于第100个中医药教育的“处方”,一切都要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