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英 指导 杨仁德 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摘 要 杨仁德副主任医师系第二批云南省老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从医38年,临证推崇药物、饮食、心理“三方合一”的辨治思维,创立“止咳不外利咽”、“和胃不忘调胆”的辨治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获益匪浅,现不揣浅见将老师的理法方药思路及诊治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作整理和总结,意在努力传承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使其成为老师的学生们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互相学习交流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杨仁德
一、学术思想
(一) 薪火相传言传身教
老师认为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从历史来看,中医的传承,历来都是靠师父带弟子来完成。《黄帝内经》就是通过黄帝与歧伯的对话来传授、发展中医,是中医师承的历史写照。在带徒工作中,老师始终以“温经典,学历史,重临床”为重点,没有生硬的领导式的命令,没有说教式的教育,总是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常说读书要认真思考,深入领会,加以自己的分析判断。老师很尊崇中医学家邓铁涛先生的呼吁:要做个“铁杆中医”,常教导我们要读经典、重临床 、勤思考、善总结,做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基础之上,既善继承,又勇于创新既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又熟练掌握辨证论治,能应用中医各种治疗方法,为病人解除疾苦的医生。老师注重临床实践,对待病人要耐心讲解,解释病因,交代注意事项,生活起居,自我防护、饮食调节等细节;观察了解病人前期的治疗情况及此后的病情变化情况。
(二) 整体观念应用始终
老师认为中医的特点是以唯物辨证法思想为指导,用整体观念看待疾病发展过程,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和按照“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对病患者对症下药,这其中的临床思维很重要。临证时要善于从人的整体出发,观察疾病的发生、变化,研究其相互关系,从相互关系中找出规律性,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去认识疾病,只有这样才能思路清晰、治疗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