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基础

您当前的位置: > 方剂方药 > 方剂基础 >

方剂学发展简史(3)

2014-01-12 14:15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岐黄 浏览:

  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黄帝内经》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书,但仍载有生铁落饮、乌贼胃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秫米汤、乌膏方、寒痹熨法方等13首方剂。所附数目虽少,但剂型并不单一,给药途径也有特色,所用药物,对炮制、制剂、用法的要求十分讲究。其中,半夏秫米汤等方颇有效验。

  秦汉时期,方剂专书亦十分可观,仅《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经方十一家”,共二百七十四卷之多,但俱已亡佚。现存世者,如居延汉简方,是1930年在甘肃汉代张掖居延郡尉遗址中发现的木简,其中一片记有“伤寒四物,乌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以温汤饮一刀圭,日三,夜再,行解,不出汗”。《治百病方》为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文物,简文中有方剂36首,其主治病证涉及内、外、妇、五官诸科,内科有伤寒、七伤、痹证、伏梁、久泄、肠澼、痉等;五官科有目痛、喉痹、嗌痛、齿痛、耳聋等。各方中用药共达100种之多,其剂型有汤、丸、膏、散、醴。这些汉简医方,充分反映出当时方剂的运用水平已相当可观。

  方剂是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东汉时期,临床医学更加进步,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本草学也积累了重要的药学成果,方剂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其主要反映于临床著作《伤寒杂病论》之中。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完成了当代最高临床水平的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