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古籍博览 > 温病条辨 >

《温病条辨》中焦篇 湿温(6)

2010-04-15 17:06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71.诸黄疸,小便短者,茵陈五苓散主之。

    沈氏目南云: 此黄疸气分实证,通治之方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风入胃家气分,风湿相蒸,是为阳黄,湿热流于膀胱,气郁不化,则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陈开郁而清湿热。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方见前。五苓散系苦辛温法今茵陈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茵陈末〔一钱〕、五苓散〔五分〕。
 
    共为细末,和匀,每服三钱,日三服。
 
    《金匮》方不及备载,当于本书研究,独采此方者,以其为实证通治之方,备外风内湿一则也。
 
    72.黄疸脉沉,中痞恶心,便结溺赤,病属三焦里证,杏仁石膏汤主之。
 
    前条两解表里,此条统治三焦,有一纵一横之义。杏仁石膏开上焦,姜半开中焦,枳实则由中驱下矣。山栀通行三焦,黄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虽通宣三焦之方,而汤则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五钱〕、石膏〔八钱〕、半夏〔五钱〕、山栀〔三钱〕、黄柏〔三钱〕、枳实汁〔每次三茶匙冲〕、姜汁〔每次三茶匙冲〕。
 
    73.素积劳倦,再感湿温,误用发表,身面俱黄,不饥溺赤,连翘赤豆饮,煎送保和丸。
 
    前第七十条,由黄而变化病,此则由化病而变黄,亦遥相对待。证系两感,故方用连翘赤豆饮,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湿温劳倦治逆,一齐解散矣。经云: 「劳者温之」,盖人身之动作行为,皆赖阳气为之主张,积劳伤阳,劳倦者因劳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阳伤则四肢倦而无力也。再肺属金,而主气,气者阳也,脾属土而生金,阳气虽分内外,其实特一气之转输耳,劳虽自外而来,外阳既伤,则中阳不能独运,中阳不运,是人之赖食湿以生者,反为食湿所困,脾既困于食湿,安能不失牝马之贞,而上承干健乎?古人善治劳者,前则有仲景,后则有东垣,皆从此处得手,奈之何后世医者,但云劳病辄用补阴,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说哉,本论原为外感而设,并不及内伤,兹特因两感而略言之。

    〔连翘赤豆饮方〕苦辛微寒法。
 
    连翘〔二钱〕、山栀〔一钱〕、通草〔一钱〕、赤豆〔二钱〕、花粉〔一钱〕、香豆豉〔一钱〕。
 
    煎送保和丸三钱。
 
    〔保和丸方〕苦辛温平法。
 
    山楂、神曲、茯苓、陈皮、卜子、连翘、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