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时强调整体审察的认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在的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同时整个人体又受到社会环境...
什么是中医学里的“以常衡变”?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的状态。以常衡变,也就是说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什么是以“色”...
中医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具有良好的预见性,很早以前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名医扁鹊医案中就可见医生断病,病人不信,后来能够应验。这是中医具有掌握疾病发展规律的能力,...
什么是司外揣内呢?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这种方法,好比买西瓜,我们不会一个一个切开选,而通过一看二听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
很多人都很好奇中医是怎样看病的,我们对中医的印象就是医生给病人把把脉,再看看舌头,就能把患者的症状说个八九不离十。其实不然,脉诊与望舌只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小部分...
王冰留意医学,尤其重视对《黄帝内经素问》的研究,他认为《黄帝内经素问》有使“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之功。...
隋唐间杨上善所编撰的《黄帝内经太素》为早期研究《黄帝内经》的重要专著。杨上善(公元585-670年)为隋代唐初人,宋代林亿称“隋杨上善篡而为《太素》”,李濂《医史》、徐...
巢元方为隋代太医博士,曾奉敕主持编写医学名著《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宋绶序曰:“《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朱彝尊跋《曝书亭集》说...
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服食因道教兴盛而风行一时,对整个社会阶层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道教认为,世间和非世间有某些药物,人食之可以祛...
《黄庭经》为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修炼养生著作,其中养生思想曾对中医养生带来过巨大影响。...
《养性延命录》为南朝名士陶弘景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养生学专著。...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学上成就十分突出,堪称养生学集大成者。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京兆华原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家学者,后世又称其为“药王”、“孙真人”。他...
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幼聪颖好学,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