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方应用举隅
1. 流行性感冒与辛温解表之麻黄汤
一般认为,“流感”是以病毒为病原的热性病,治法必须清热解毒,轻则银、翘、桑、菊等辛凉剂,重则板蓝根类苦咸大寒药,理由是它们可以抑制病毒生长。于是医者、患者都乐于接受而不疑,以致今天国内感冒中成药市场为寒凉药所占领。殊不知这类药只适宜于风热感冒,而不适宜于风寒感冒。如果误用之于风寒感冒,必致表寒闭郁,久久不解,酿成久咳不已,或低热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后果,临床屡见不鲜。国家中医热病课题组曾对流行性感冒进行过大样本研究,发现江西省一年之中流感高发季节,临床以风寒感冒居多,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方有显著高于其它感冒药的疗效。尤其是误用寒凉药造成的久咳、久热和咽喉不利等后果,更非麻黄方剂难以为功。
2. 经方治疗神经官能症
临床常见的神经官能症有失眠、恐惧、多疑、焦虑等,患者或神情抑郁,沉默寡言;或烦躁易怒,坐立不安;或面色潮红,时自发笑;或面色苍白,悲伤哭泣;脉舌常平,而主诉常重。经方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大剂长服,辅以耐心开导、安慰和鼓励等,可获满意疗效。
如一中年知识分子,患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慢性胃肠炎、咽喉炎等多种疾病,述症极其复杂,头、项、目、舌、咽喉、食道、心胸、脘腹、四肢、饮食、睡眠均有症状,但以心慌恐惧最为突出。初以桂甘龙牡汤合甘麦大枣汤、生脉饮等加味,连服数剂,精神症状基本平复。后以胃中嘈杂、头昏为主,乃改用香砂六君子汤方为主,仍合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加天麻、珍珠粉、桂元肉、菖蒲、远志等以收功。
3. 当归四逆汤治周围神经炎
一人患周围神经炎年余,上下肢麻冷,脚心尤甚,不知痛痒,食少形瘦,脉细弦而缓。久治无效。按肾阳及卫阳俱虚,寒凝血脉不通论治。投以当归四逆汤加鹿茸、黄芪,温补肾及卫阳,温通血脉以祛寒,服12剂即脚心转热,肢麻由肘、膝下降到指、趾尖,并稍有知觉。继服8剂而痊愈。随访4年未见复发。
据报道,一医者曾用当归四逆汤方加鹿茸治一左胫腓骨中段硬化性骨炎患者,服40剂后,患肢隆起处平复,酸痛亦止,食增、神旺、寐安而康复。
4. 炙甘草汤治频发性室性早搏
一中年男医生患频发性室性早搏半年多,脉弦而时结时促时代(偶有二三联律),舌质暗,边有瘀斑而苔微黄,右胸闷痛,痛点固定,心悸时作,气短不能多说话,神疲乏力,烦躁寐差,有时口干口苦尿黄,久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初诊投以炙甘草汤(炙甘草30克、生地60克、麦冬30克、阿胶10克、麻仁10克、党参10克、桂枝5克、生姜3片、红枣10枚、白酒2匙),连服5剂,早搏大为减少,夜寐亦安,但仍气短乏力,不能稍事体力劳动。复诊守上方加重党参为30克, 更加红人参3克,续进10剂,早搏基本控制,气力增加,可以多说些话,也可稍事体力劳动。因仍守方长服而痊愈。
5. 桂枝厚朴杏子汤治太阳中风咳嗽
一男教师,因感冒头痛, 发热, 服用了西药感冒止痛片及中药后, 头痛基本愈,发热退,坚持到学校进行监考工作。回家后几天出现咳嗽,先服用了岳母煎的“苦小肠装花生仁”治咳嗽,觉得更不舒服, 再服西药后,咳嗽无痰加重, 效果差。由于春节即将来临, 家人所以准备输液治疗, 因病者从未输过液而拒绝,让某医生开西药治疗不效,而转请中医诊治。
刻诊:咳嗽无痰, 并且唾液为白色沫, 有气上冲感, 脉浮缓, 舌淡苔白小腻,与桂枝厚朴杏子汤证相吻合, 给处方为: 桂枝12g, 白芍12g, 生姜3片, 甘草4g,杏仁10g,厚朴10g,大枣4枚, 桔梗8g,水煎服, 二剂。一剂见效,咳嗽大减, 第二剂服完已愈。
可见,使用经方的关健在于抓住主证。
6. 桂枝茯苓丸治慢性阑尾炎
患者女,57岁,2008年9月11日初诊。患慢性阑尾炎半年余,腹痛反复发作,食少纳呆,失眠健忘,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大便干结,曾用抗生素效果欠佳。查:舌暗、苔薄黄,腻脉弦而实。右下腹部压痛。
辨证:瘀热互结、腑气壅实。
治则:祛瘀泻热,顺气通腑。
处方: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6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桃仁12克,薏苡仁20克,冬瓜仁12克,大黄10克(后下),枳实10克。5剂,每天煎服一剂。
9月16日复诊,腹痛减轻,纳睡转佳,续用原方15剂,随访至今,腹痛不再发作。
桂枝茯苓丸方出自《金匮要略》,原治妇人宿有肿病,妊娠漏不止。方中桃仁、芍药、丹皮活血消瘕,桂枝通阳行瘀,茯苓利湿行瘀。本例患者病已半年,腹痛反复发作,食少纳呆,失眠健忘,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大便干结,舌暗,苔薄黄,腻脉弦实。乃瘀热互结于里,阳明通降不利,瘀血内结,久病多瘀所致。故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大黄、枳实等活血化瘀,泻热开结,因而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