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血化瘀的主要作用
1、止痛。疼痛一证,原因颇多,淤血为其中之一。因淤血阻滞,血脉不通,“不通则痛”。若淤血在心则心区疼痛;淤血在胁肋则胁肋疼痛;淤血在子宫则出现痛经,产后腹痛;还有外伤瘀血肿痛等等。治宜活血化瘀,开瘀通阻,推动血行,“通则不痛”。例如活血化瘀用于心绞痛,血栓闭塞行脉管炎等。
2、疏通经络。经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若淤血阻滞则经络痹塞,气血运行受阻,而致血脉失养变生褚证。如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运动不灵、半身不遂,以及淤血闭经等皆与经络瘀阻,气血瘀滞有关。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二能治疗相应病症。
3、破癥散结。癥积肿块,乃淤血凝结所致。活血化瘀可祛瘀破癥,用于治疗癥积肿块。如腹部肿块,肝脾肿大,以及某些异常,组织增生。如结节性红斑,皮下囊肿,脂肪瘤等。中医学认为均与瘀血凝结有关,多以活血化瘀法治之。
4、祛瘀生新。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通过活血、行血、祛瘀而能生新。如用于治疗瘀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外伤性血肿,紫癜等用当归、赤芍、鸡血藤、川芎、丹参、益母草、红花活血化瘀祛瘀生新。
5、抗炎消肿。痈肿疮疡大多有热毒郁结,气血瘀滞的病理过程。临床治疗常用活血化瘀配合清热解毒治疗痈疮肿疡及某些炎症性包块。如急性胰腺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等。实践证明,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三棱、莪术、丹参、川芎、赤芍、红花、等,可增强抗菌消炎作用。
6、止血。化瘀与止血相反相成。出血宜止血,但因淤血阻滞,血液不能循行血管之出血(瘀血证型)产后恶露不净等均用活血化瘀,达到瘀去而血止。要如三七,茜草等。
7、安神镇静。活血化瘀对神经系统有某些调整作用。(类证治裁)指出:“瘀血在内,二喜如狂,用抵挡丸治疗”。临床治疗某些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坐骨神经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用活血化瘀药确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