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该病发病率之高,发病人群之多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手法治疗是目前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6] 。手法可以纠正椎间失稳引起的小关节紊乱,并使骨刺和被压的椎动脉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减轻或解除骨刺对椎动脉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 。
仰卧位角度松动法的特点:①仰卧位角度松动法是一种复合式手法,包括了肌肉组织的松解类手法和颈椎松动手法。②仰卧位角度松动法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在仰卧位情况下患者颈部肌肉本身就相当放松,再施以指按揉法,进一步松解颈部的肌肉,改善肌力,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炎性物质吸收,减轻疼痛。③仰卧位角度松动法强调一个反复的、间歇式的牵伸,通过这种反复的、间歇式的牵伸,有助于调整椎动脉与其周围病理性结构(包括增生的骨质等)的位置关系,对缓解椎动脉的扭曲有利。④仰卧位角度松动法特别强调角度的牵伸(即将患者颈部前屈约20°或后伸约10°牵伸),角度的选择主要根据颈椎的曲度来确定牵伸角度的方向。一般情况,当颈椎的生理曲度存在时,将患者颈部前屈约20°牵伸,在前屈20°左右牵伸,可使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这样就可以使扭曲的椎动脉变直,椎动脉管径变大,血流就通畅了。如果颈椎的生理曲度本身就已经变直了,椎动脉就相应的被拉直紧张,张力增高,此时牵伸的角度就应该后伸10°左右,以至于在先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的前提下进行牵伸,以降低椎动脉的紧张度,避免椎动脉受到牵拉,恢复椎动脉的弹性和韧性。
对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从以上表格来看。手法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单纯牵引对照组,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两组均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两组治疗后总积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1),说明手法治疗组较单纯牵引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可见,该手法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l] 郭万,马涛,卢玉新.血液流变学检查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意义.天津中医,1 998,15(2):80.
[2] 《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 姜宏,施杞.颈椎病疗效评定的探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4):47-50.
[4]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5] 张清,孙树春.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8,6(4):59-62.
[6]宋永终,宫恩年,苏继承,等.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