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中医外系研究 >

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中医内科治疗研究进展(3)

2014-01-12 12:52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3.1.1.2补肝肾类中药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现代研究显示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 皆发生于胚胎外胚层, 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共性和相关性,肾脏本身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排泄, 可以直接调节钙磷水平;不仅如此中医学的肾的功能还包括了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等生理功能, 它们分泌的激素也可以直接促进钙的沉积, 促进骨基质的增多或成骨细胞的活跃, 干骺的愈合等等[12]。由垂体分泌的支配人体生长发育的生长素必须经过在肾( 肝) 处理后变成生长间素, 生长间素才能沉积胶原和硫酸软骨素, 后两者是骨与软骨生长发育的必要物质[13]。因此补肾对于加强骨折愈合能力十分重要。还有资料显示补肾药能调节钙磷代谢、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多层次的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提高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骨折后负氮平衡, 减轻氮的分解代谢作用于骨形成调节因子促进骨胶原基因的表达。另外一些补肾中药中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 如锌锰可以促进骨折愈合[14]。洪定钢等[15]实验研究发现续断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早期可通过提高成骨细胞的数量来大量合成类骨质的,而后期可通过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来促进骨痂的生长。刘道德等[16]研究显示淫羊藿能通过促进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这一途径促进骨折愈合,同时也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促进成骨。陈顺、关延彬[17]研究发现骨碎补能增加破骨细胞的移动性,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分化。

  3.1.1.3其他类中药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药理研究证明: 黄芪党参白术陈皮茯苓等健脾益气药物及生姜(干姜) 、附子等温中药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增强骨髓造血机制,产生促细胞、促粒细胞因子;可使骨折断端骨母细胞及软骨细胞增生活跃;调节骨组织与血清中钙、磷、锌、铜比例;维持足够的氧分压,并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保证正常髓内压及骨微循环通畅的作用[18],马杰、陈少东[19]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骨不连。方用健脾养胃汤加减。处方: 人参5g, 白术20 g, 黄芪18 g, 山药、茯苓各15g,当归、泽泻各7g, 陈皮3g, 炙甘草4g, 水煎服。若兼见畏寒肢冷, 则为脾阳虚衰, 可配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结果3 个月后X 线片显示骨折断端间有明显骨痂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