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习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经典研习 >

李致重:经典医著奠定中医科学技术体系(3)

2014-06-15 22:4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中医经典的地位与作用

  中医经典的地位与作用,套用今天生活中离不开的电脑做一个比喻:经典是开发中医师大脑的最佳“驱动软件”。20世纪80年代的一份资料上说:人类的大脑,约有150万亿个神经元。如果把一个人大脑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储存上信息,其储存量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全部图书信息量的8.5倍。这样一部计算机所用的电量,相当于南、北美洲日常用电量的总合。不言而喻,每一个人都毫不例外地拥有150万亿个神经元,每一位中医师的大脑,都可以储存8.5倍于美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量。开发中医师的大脑,做一个称职的中医,最好的驱动软件是什么?那就是四部经典。如果中医师的脑子里没有装入四部经典的全部内容以及对它的理解,在临床上就无法启动和保证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思维程序的正常运转,就没有办法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复杂问题。

  中医经典的基础科学体系

  中医经典内含的中医科学体系,包括“三观念”、“六范畴”。与哲学血肉相关的中医学体系“三观念”,是天人相应、整体系统和动态平衡。中医学体系“六范畴”是藏象、病机、诊法、治则、方剂、药物。在这六大范畴里,藏象和病机是其核心。而藏象学说相当于西医里的解剖学、生理学,所以藏象学说在中医学体系里,更是核心的核心。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方法论、认识论的源泉,所以中医是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下的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中医研究的对象与哲学研究的对象同类,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及其过程。中医研究的目的与哲学研究的目的一致,都是要透过不断运动、变化的现象及其过程,认识其背后隐藏着的本质,即原理、法则、规律,或者“道”。哲学认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法则、规律的最终目的,是利于人们循“道”而生;中医认识证候运动、变化的病机,其最终目的在于人们防病治病,在于保障人们按照生命的原理、法则、规律,循“道”而生。哲学是思辨的科学,它的方法论、认识论,遵循着综合-演绎的逻辑思维模式;中医的理性思维模式与方法,完全是从哲学那里来的。要把握中医的方法论,需要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的哲学经典,如《周易》《老子》《大学》《中庸》中的本体论原理,以及儒家、名家、阴阳家、墨家的代表名著。

  中国传统哲学里的阴阳五行,有人把它与近代西方的一般系统论相提并论。台湾的邝芝人先生在其《阴阳五行及其体系》一书中指出:“从方法论方面说,阴阳五行思想并不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系统思维之形上构架。”他在与西方贝塔朗菲发明的一般系统论比较之后,做出结论说:“阴阳五行原理在传统中国的学术思想中被视为一种一般系统理论。”应该肯定地说,中国传统哲学里的阴阳五行,为创构中医学体系提供了方法论。这方面的内容,前面亦有论述。中医学的方法论,同样是中医经典的方法论,这里也不再重复。

  中医经典的临床技术体系

  中医经典的临床技术体系有两大类,即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外感病以《伤寒论》、温病学为代表,以气血阴阳的消长变化为理论基础,形成其临床辨证体系。内伤杂病以《金匮要略》为代表,宋、元、明、清临床医家的著述为补充,以五藏与五藏的相互联系为理论基础,形成其临床辨证体系。另外,基于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科普类图书,以及相关的通俗读物,例如明、清以来流行的初学者便于诵记的“四小经典”等,是作为以上代表性著作的补充,作为中医普及推广之用的。

  概括地讲,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而形成的中医基础科学体系,即三观念、六范畴所确立的理论原则,是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中医基础科学体系上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临床技术体系的灵魂,贯穿于中医临床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