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您当前的位置: > 针灸频道 > 针灸治疗 >

五官科病症——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2010-04-23 09:4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概述】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亦称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口腔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以关节弹响疼痛,开口度过大或过小,开口形偏或扭曲,关节绞锁等主要特征,并可伴耳鸣、头晕、头痛等症。病程较长,且易复发。好发于20岁~40岁之青壮年。本病症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亦无特殊疗法。它是近年来口腔科医务工作者从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现代报道,始于50年代中期[1],取用局部穴位为主,通过施以适当手法,效果较为满意。以后,各地都有临床资料发表,包括在西医杂志上的多病例观察总结[2]。自80年代以来,有关针灸治疗本病症的临床文章迅速增加,穴位刺激方法上除传统的针灸外,还采用电针、竹罐、温针、光针、耳针等法,观察例数往往在百例以上,还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穴位。目前,针灸治疗本病的痊愈率在90%左右。各种疗法的效果大致相似。

    最近的一些研究工作初步表明,针剌可使病变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温度升高,从而协调功能,解除肌肉痉挛,恢复下颌的正常运动[23]。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下关、嚼中、听宫。

    配穴:通里、太阳、足三里、合谷。

    嚼中穴位置:下关穴颊车穴连线之中点。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取配穴,每次选3~4穴。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先直刺入,用轻微的手法捻转提插,至得气后,即以中强刺激,作平补平泻手法1~2分钟,使针感强烈。留针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手法同上。去针后,再在压痛明显处按摩1~3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正常;有效:疼痛减轻,一种或一种以上症状消失,功能较前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变。

    共治疗133例,痊愈125例(94.0%),显效4例(3.0%),无效4例(3.0%),总有效率为100%,痊愈率达94.0%[3~7]。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外关、耳门、颊车。

    配穴:合谷。

    (二)治法

    主穴按损伤情况选取。翼外肌功能亢进或/和痉挛及其合并关节后区损伤者,取同侧外关;关节后区损伤取耳门穴;翼内肌痉挛取颊车穴。另外配合谷。快速进针,得气后给予中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活动患部,留针3~5分钟,再作1次运针,取出。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145例,痊愈133例(91.8%),有效6例(4.1%),无效6例(4.1%),总有效率为95.8%,痊愈率达91.8%[8]。
 
   
针灸

    (一)取穴

    主穴:听宫、听会、下关、阿是穴、颊车。

    配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合谷。

    阿是穴位置:病损局部。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2~3穴,酌加配穴1~2穴。以28号1.5~2寸毫针,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然后留针,用1寸长之艾条段置于主穴之针柄上,从下端点燃,燃完为止,如患者觉太烫,可在下方置一硬纸片。阿是穴不针,用艾条1根,燃着后作雀啄或回旋灸法,每次4~5分钟,局部潮红为宜。每次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停治4~5日,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9例,其中4例,仅艾灸阿是穴获得痊愈。余44例。痊愈30例(68.2%),显效10例(22.7%),有效3例(6.8%),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