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经典课程开放式平台 > 论文成果 >

对《金匮》“余脏准此”的探赜

2013-12-07 09:24 来源:王寅 发布人:岐黄 浏览: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余脏准此”是仲景在《金匾》首篇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观点。本文从治病模式、疾病观的拓展和对误治的重视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赜阐幽。并据此提出要重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准确继承中医经典的精华,对于提高中医学术素养,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R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723 (2008 )03- 0042- 03

  《金匮要略》原文第一条道:“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其中,“余脏准此”,寥寥四字,一般注家并不重视。其实,这在《金匮》中是寓意深刻、颇为值得研读的一句话。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析它的意义所在。

  1从“余脏准此”看张仲景对治病模式的重视

  所谓“余脏准此”,承接前述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说的是在治疗疾病时,一定要知晓疾病在脏腑间的传变规律,同时不能犯 “虚虚实实”之戒,因为“万病不离虚实两端”故治疗不能违背虚实这一疾病的基本属性。这是仲景根据《内经》《难经》及自己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治病模式。仲景之所以把这样一个原则放在《金匮》全书的第一条,是殷切希望后人要认真遵循,临证才能保证较好的疗效,并有望成为“上工”。这就是“余脏准此”的第一层含义。那么,仲景在《金匮》中构建的治病模式是什么呢?由于疾病的复杂多变性,不论何种医学发展到哪个阶段,其治病规律都是有成有变的。我们也不能说《金匮》已经揭示了疾病全部的论治规律,正如他在《伤寒论·序言》中语重心长地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思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但是,不可否认,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仲景提出了许多论治疾病行之有效的规律。孟如教授主编的《金匮要略选读》提出: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施治的杂病诊疗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之中,还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许多规律,如其重视 “阴阳”、“五脏”、“气化”、“三焦”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其对病位的重视等,如仲景在论述湿病的证治时,分别用“一身尽疼”、“身烦疼”、“身体

  疼烦,不能自转侧”、“骨节疼烦掣痛,近之则痛剧”,清楚地说明了疾病是从外向内渐次发展的;再如痰饮病的分类,以饮在胃肠、胁下、四肢、胸隔分为痰饮、悬饮、溢饮和支饮;而对水气病则以水气在人体的部位深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和石水。因此,抓住“病位”,对于“因势利导”、分类论治这些疾病就容易理清头绪。再者,如果我们理解“三焦”在仲景学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们掌握甘草干姜汤、甘姜苓术汤和半夏泻心汤等方剂的配伍原理就非常有帮助。

  仲景谆谆教导后人治疗疾病时一定要明辨虚实,不能犯以补治实,以攻治虚的错误,而要掌握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到了的治疗疾病的规律,这就是他在书中郑重强调“余脏准此”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