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文化 > 古籍博览 > 温病条辨 >

《温病条辨》下焦篇 寒湿(5)

2010-04-15 17:06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52.暴感寒湿成疝,寒热往来,脉弦及数,舌白滑,或无苔不渴,当脐痛,或胁下痛,椒桂汤主之。

  此亦邪中里证也。疝气结如山也,此肝脏本虚,或案有肝郁,或因暴怒,又猝感寒湿,秋月多得之,既有寒热之表证,又有脐痛之里证,表里俱急,不得不用两解方。以川椒、吴萸、小茴香、直入肝脏之里,又芳香化浊流气。以柴胡从少阳领邪出表,病在肝治在胆也。又以桂枝协济柴胡者,病在少阴,治在太阳也。经所谓病在脏,治其腑之义也,况又有寒热之表证乎。佐以青皮、广皮,从中达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姜,温下焦之里也。水用急流,驱浊阴使无留滞也。

  〔椒桂汤方〕苦辛通法。

  川椒〔六钱炒黑〕、桂枝〔六钱〕、良姜〔三钱〕、柴胡〔六钱〕、小茴香〔四钱〕、广皮〔三钱〕、吴茱萸〔四钱〕、青皮〔三钱〕。

  急流水八碗,煮成三碗,温服一碗,覆被令微汗佳。不汗服第二碗,接饮生姜汤促之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覆被再令汗。

  53.寒疝脉弦紧,胁下偏痛发热,大黄附子汤主之。

  此邪居厥阴,表里俱急,故用温下法,以两解之也。脉弦为肝郁,紧,里寒也,胁下偏痛,肝胆经络为寒湿所搏,郁于血分而为痛也。发热者,胆因肝而郁也。故用附子温里通阳,细辛暖水脏而散寒湿之邪。肝胆无出路,故用大黄借胃腑以为出路也。大黄之苦,合附子、细辛之辛,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通则不痛也。

  〔大黄附子汤方〕苦辛温下法。

  大黄〔五钱〕、熟附子〔五钱〕、细辛〔三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分温二服。

  (原方分量甚重,此则从时改轻临对证斟酌)

  54.寒疝,少腹或脐旁,下引睪丸,或掣胁下掣腰,痛不能忍者,天台乌药散主之。

  此寒湿客于肝、肾、小肠而为病,故方用温通足厥阴手太阳之药也。乌药袪膀胱冷气,能消肿止痛。木香透络定痛。青皮行气伐肝。良姜温脏劫寒,茴香温关元,暖腰肾,又能透络定痛。槟榔至坚,直达肛门,散结气,使坚者溃,聚者散,引诸药逐浊气,由肛门而出。川楝导小肠湿热,由小便下行,妙以斩关夺门之巴豆,用气味而不用形质,使巴豆帅气药,散无形之寒,随槟榔下出肛门,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气,逐有形之湿,从小便而去,俾有形无形之结邪,一齐解散,而病根拔矣。

  按疝瘕之证尚多,以其因于寒湿,故因下焦寒湿,而类及三条,略示门径,直接中焦篇,腹满腹痛等证,古人良法甚伙,而张子和专主于下,本之《金匮》病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当下之例,而方则从大黄附子汤悟人,并将淋带痔疮癃闭等证,悉收入疝门,盖皆下焦寒湿,湿热居多。而叶氏于妇科,久病癥瘕,则以通补奇经,温养肝肾为主。盖本之《内经》任脉为病,男子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也。此外良法甚多,学者当于各家求之,兹不备载。

  〔天台乌药散方〕苦辛热急通法。

  乌药〔五钱〕、木香〔五钱〕、小茴香〔五钱炒黑〕、良姜〔五钱炒〕、青皮〔五钱〕、川楝子〔十枚〕、巴豆〔七十粒〕、槟榔〔五钱〕。

  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麸数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为度,去巴豆麸子不用,但以川楝同前药为极细末,黄酒和服一钱,不能饮者,姜汤代之,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