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学术传承 >

张良英教授应用“补肾健脾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介绍(2)

2015-08-26 16:1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2、张良英教授强调,其次要明确肾、脾功能失常的病理机制

  2.1  肾功能失常的病机:张良英教授指出,肾精是生命与生殖之本,不怕有余,只虑不足,临床常表现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俱虚等。

  2.1.1  肾气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胞宫藏泻失常,可致崩漏、闭经等;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可致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冲任不能相资,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

  2.1.2  肾精亏虚,天癸不能按期而至,冲任不盛,血海不充,胞宫失于濡养,可致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

  2.1.3  肾阴虚,冲任亏损,胞宫、胞脉失养,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若阴虚生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致崩漏、胎漏、胎动不安等;若肾阴亏虚,天癸乏源,血海空虚,胞宫失养,可致不孕。

  2.1.4  肾阳虚,冲任虚寒,胞宫失于温养,可发生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阳气虚微,封藏失职,以致冲任不固,可发为崩漏;肾阳虚,气化失司,湿聚成痰,痰浊阻滞冲任、胞宫,可致闭经、不孕。

  2.1.5  肾阴阳俱虚,可致冲任气血不调,发生崩漏等。

  2.2  脾功能失常的病机:张良英教授认为,脾功能失常临床主要常表现为脾气虚弱和脾阳不振。

  2.2.1  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冲任失养,血海不能按时满盈,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脾虚气血不足,胎失所养,可致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等;脾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可致崩漏、胎漏、胎动不安等。

  2.2.2  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成痰,痰湿壅滞冲任,可致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等。

  3、补肾健脾法的临床应用

  3.1  月经过少、闭经

  张良英教授认为月经过少、闭经中的“因”十分复杂,审其病因,主张中西医结合,明确诊断,正确处理及治疗。她认为,青春期少女,主要是禀赋不足,肾气末盛,精气未充,精血虚少,血海不盈;加之后天失养,脾虚不能化生血液,导致月经过少、闭经。生育年龄妇女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孕产、房劳、药物等后天耗损肾气,致肾虚冲任不固;加之饮食劳倦、思虑过度等使脾胃受损,化源不足,冲任虚衰,血海不能满盈,导致月经过少、闭经。

  肾脾虚弱月经过少、闭经的主要辨证依据为:有初潮推迟,房劳多产史;经行量少或月经停闭不行,色淡黯,质清稀;腰痠酸腿软,头晕耳鸣,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身体羸瘦,面色萎黄。舌淡或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

  治疗月经过少、闭经,张良英教授认为应遵循《景岳全书·妇人规》“故调经之要,重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知斯二者,则尽善矣”;具体治法分两步,平时以补肾健脾调经为主;经来或预计月经将来以行气活血调经为主。平时用张良英教授验方补肾Ⅰ号方,其药物组成为:紫石英菟丝子补骨脂续断党参白术、熟地、当归女贞子、制首乌、甘草等。方中紫石英温肾助阳,为君药;菟丝子、补骨脂、续断温肾壮阳,其中菟丝子既补肾阳又补肾阴,三药共为臣药;党参、白术健脾益气以化血源,熟地、当归填精益髓补血,女贞子、制首乌滋补肝肾,六药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重在补肾健脾,促使肾气盛,脾气健,精血旺,气血足,月经调。

  同时,张良英教授认为月经过少、闭经中的“症”即主症,指月经量少或闭而不行这一主要症状,在审因辨证的基础上,采用行气活血通经的调经Ⅰ号方,调理冲任气血,顺应血海溢泻的规律,因势利导,引血下行,增加经量或促使月经来潮。调经I号方的药物组成为:当归、川芎赤芍丹参桃仁苏木、土牛膝、枳壳、甘草等。方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为君药;川芎、赤芍、丹参、桃仁、苏木活血祛瘀调经,为臣药;土牛膝引血下行,枳壳理气行滞,以达到气行则血行的目的,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

  3.2  崩漏

  张良英教授认为,女子二七先天肾气不足,天癸未充;或生育年龄房劳、多产损伤肾气;或七七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均可导致肾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泻失常发为崩漏。或饮食不节、疲劳过度、思虑伤脾,脾伤则气陷,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泻失常亦可发为崩漏。因此,肾脾功能失调,进而损伤冲任,冲任二脉虚损,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泻失常是崩漏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肾脾虚弱的辨证依据为:以青春期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多见;突然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膝酸痛,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气短懒言,小腹空坠;舌质淡胖有齿痕,或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细。

  张良英教授认为治疗应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出血期以补肾健脾,益气摄血为主,平时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主。

  出血期选用张良英教授验方止崩方,药物组成为:菟丝子、续断、白术、淮山药、炙黄芪、党参、炙升麻、熟地、白芍阿胶、益母草、海螵蛸、赤石脂、甘草等。方中菟丝子、续断补肾益气,白术、淮山药健脾益气,四药合用,补肾健脾,先后天同治,共为君药;炙黄芪、党参补气升提,摄血止血,炙升麻升阳举陷以加强参、芪的升提作用,熟地、白芍养血,共为臣药;阿胶滋阴养血止血,益母草化瘀止血,海螵蛸、赤石脂收涩止血,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具有补肾健脾,益气升提,养血止血之功效。若兼虚热者,可加女贞子、旱莲草(即二至丸)养阴清热止血;若血瘀明显者,可加炒蒲黄祛瘀止血;若兼虚寒者,可加炒艾叶温经止血。纵观全方,组方精当,用药合理,寓止于升提补之中,寓止于化瘀散之中,起到了补肾健脾固本和摄血止血治标的双重作用。血止以后用补肾Ⅰ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