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卫气营血辨证动态观看脓毒症
陈老认为,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是对温病疾患发生发展阶段具有毗连性、连续性的证候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体系。与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的层次性,连续性较为相似。
总的来说,由于脓毒症邪毒炽盛,往往迅速突破卫分屏障,直侵气分,继而陷营入血,损伤人体阴阳、气血津液,造成脏腑气机逆乱,阴阳乖戾,甚至阴阳离决而生厥脱。如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说:“风温毒邪始得之,便身热口渴,目赤咽痛,卧起不安,手足厥冷,泄泻,脉伏者,热毒内壅,络气阻遏……”由脓毒症发展至严重脓毒症,终极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反映为由气分热毒证发展至毒瘀气脱,终极至脏竭的过程。
热毒证——→血分热毒证——→热毒瘀结证——→毒瘀气脱证——→脏竭
气分气热逼营 血热炽盛 热毒互结瘀阻 毒盛瘀阻 亡阴亡阳
络脉瘀滞 络伤出血 气随血脱 阴阳离决
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针对通常新感温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病程阶段性而言。而于分析严重感染的脓毒症,既要从叶氏此段提纲议论中得到区分阶段辨证施治的原则启发,但又不可胶柱鼓瑟。脓毒症因其毒盛势猛,常可气营同病,气血两燔,多不循此典型传变。今人中医名宿姜春华领悟尤其独到,提出了他的“截断疗法”[1]。这就是不拘泥于“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到气才可清气……”的顺应疗法,主张先证而治,而反对尾随其后,将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和截断病原辨证用药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疗效。陈老认为,所谓“截断扭转”、“先证而治”,并非不须辨证滥用攻伐,而是有预见性地审察,抓住证情由急转重的征兆,早一步投药阻止其向恶变转化,是一种积极地防治方法。符合Sepsis的实际情形。
三、审察不同病因所致脓毒症的共性与个性
由不同感染因素侵犯机体引发的Sepsis,除都具有热毒、血络阻滞及最后可能发展为脏竭结局的共同之处外,尚具有各自不同的病性和发展过程特殊的一面。同中有异,应区别对待,方可以妥善处理好疾病的矛盾。
如以瘟疫为例,疫毒固然多属温热,但有湿热瘟疫和暑燥瘟疫之异。前者为湿热秽浊疫气侵犯募原所致;后者乃淫热火毒疫气充斥阳明,熏灼内外而为。以当今较为流行的几种疫病为例,也说明把握住不同疾病矛盾的特殊性,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分别对待处理的重要性。如2003年发于广东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是由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引发的春温、湿热疫病。“初起由邪犯肺卫变为邪热壅肺;或与湿相合,湿热郁阻少阳;或邪伏募原,邪在气分留恋时间较长;若正不胜邪,邪可传入营血,后期或出现阴竭阳脱的危象;或正能胜邪,出现气阴两虚的证候。”[2]而流行性出血热,为汉坦病毒(HV)引起的“瘟热疫毒”,“卫气营血传遍过程极为迅速,在气分甚至卫分阶段,邪热多已波及营分,往往重叠兼夹两证并见。而气营两燔证基本贯穿于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期,病理中心在气营。”[3]而登革热为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瘟疫。“疫疠毒邪常与湿热之邪交合,致湿热蕴蒸,阻滞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出现黄疸,发为肝瘟”,“极期溃离膜原,传变入里,瘟疫热毒充斥内外,弥漫三焦,波及营血,致气血两燔,热毒化火,火盛伤津。”[4]
关于脓毒症的中医认识当中,在当代专注于火热者甚夥,而鲜有精研湿浊者,治法研究也多以清下为多,甚少涉及辛散、和解、化浊、除湿、辟秽等,而这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