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研究进展(3)

2014-02-19 10:51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3.7.2002年,毕胜、李义凯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腰部推拿手法,比较其腰椎内部结构的变化。方法: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材料实验机(MTS)应用计算机定量控制,同时使用ABAQUS6.1有限元软件建立腰椎L4-5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斜板手法、坐位旋转和牵扳手法。结果显示:生物力学模型显示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髓核内压力明显升高,牵扳手法髓核内压力降低或轻度升高;神经根与椎间盘之间有一位移;腰椎小关切内应力低于关节内骨折的限度。有限元模型模拟手法作用时,椎间盘的髓压力在坐位旋转最大;牵扳手法最小且为负值。3种手法作用时,小关节合力均无明显差别。斜扳手法和坐位旋转手法外层纤维环应力最大,牵扳手法内层纤维环应力最大,3种手法均可造成椎间盘的后外侧与神经根之间有一位移。

  3.8.2005年,徐海涛、张美超、李义凯等使用正常L4—5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建立L4—5三维有限元模型。为研究坐位旋转手法对正常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腰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纤维环旋转侧的前部所受压力和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都逐渐增加;旋转侧的前部出现明显垂直压缩,并向前、向外侧膨出移位;纤维环旋转对侧的后部出现拉伸变形,并向前、向内侧回缩移位。结论:模拟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椎间盘在旋转侧的前部为压力主要集中区,同时在旋转对侧的后部为张力集中区。椎间盘的最大位移在旋转侧的前部上缘;旋转对侧的后部受到张力也相应出现拉伸。髓核内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相对较小。

  3.9.传统手法评价:目前临床上运用的被动整复类手法包含旋转类手法、后伸类手法、屈曲类手法等,各种手法都有其适应症,在临床操作时切忌千篇一律,如运用后伸类手法时应注意后关节间隙变小、关节内压增加、盘内压增加,对老年人椎间盘突出症之神经根减压不利。斜扳法和坐位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由于其可靠的临床疗效,至今仍在临床广为应用,但操作时应注意定点和旋转幅度,避免手法意外的发生;而后伸扳法、悬空按压法、踩跷法、背法、牵引下按压法等手法属于后伸类手法,由于后伸手法对后关节、椎间盘、椎管的影响,对于椎管狭窄、节段性失稳、腰椎滑脱的患者应慎用该类手法。

  4.推拿手法疗效机理

  4.1.移位:手法可改变突出物与周围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减轻或解除其对神经根压迫。

  4.2.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手法可松解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脊柱旁肌肉力学失衡,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4.3.纠正后关节紊乱:手法可松动、调整小关节间隙和关节囊的位置,松解小关节粘连,缓解疼痛。

  4.4.扩大椎间孔,减少对N根的刺激:斜扳法可改变椎间孔的大小,调整N根管,有利于神经根的减压。

  4.5.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无菌性炎症:通过手法改善损伤处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无菌性炎症。

  4.6.镇痛及提高组织痛阈:手法治疗后能降低血中5-HT、NA、DA等致痛物质,还可增加患者体内内源性镇痛物质β-内啡肽的含量。

  5.现状与趋势:现阶段推拿手法的研究多为针对离体标本的实验研究,其研究结论与活体研究仍具有较大差距;由于研究设备和检测手段的滞后,在体研究仍存在诸多困难,造成不能完全揭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推拿专业人员由于自身条件所限,独立完成科研相对困难,应多学科介入、多角度研究。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的介入是推拿研究领域新的方向。可视化技术是利用图像、图形的直观手段对计算数据和结果进行直观地表达。三维显示是可视化的核心,只有三维显示才使可视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视。目前,最新颖的研究应当是推拿手法与关节功能的计算机数学模型,它能清楚地重复实验内容。能在正常的病理状态下对治疗前后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状态进行定量、非侵入性的生物力学评价。它既有X线平片对腰部整体观察的优点,又兼有CT扫描对腰部附件骨及软组织的高分辨率。特别在显示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状况等条件下,对骨性椎管及软组织的立体显示是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因而,此技术在推拿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