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HI总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HI总分比较 (X±s,分)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六聪穴天竺灸组 |
40
|
51.23±18.65
|
33.20±22.01
|
药物组 |
40
|
59.36±20.68
|
50.14±22.01
|
由表3可见,两组治疗前THI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HI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聪穴天竺灸组治疗后TH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指标比较 (X±s,分)
组别 |
时间 |
流态积分 |
管襻积分 |
襻周积分 |
总积分 |
六聪穴天竺灸组 |
治疗前 |
2.96±0.27
|
1.36±0.16
|
1.97±0.20
|
3.56±0.46
|
治疗后 |
1.31±0.16
|
0.71±0.08
|
0.80±0.10
|
1.55±0.18
|
|
药物组 |
治疗前 |
2.96±0.29
|
1.35±0.15
|
1.98±0.21
|
3.54±0.45
|
治疗后 |
1.95±0.17
|
1.10±0.12
|
1.37±0.16
|
2.22±0.23
|
由表4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后流态、管襻、襻周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聪穴天竺灸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
5 讨论
神经性耳鸣发病较为常见,一般认为多与血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病变、自身免疫、肾虚等因素有关[ ],且临床实践表明多数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睡眠质量差的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物治疗该疾病,虽能有效扩张耳部相关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神经[ ],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多。因此,本病在现代医学治疗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
神经性耳鸣属于祖国医学“蝉鸣”、“聊啾”、“苦鸣”等范畴,《素问•脉解》曰:“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止而跃,故耳鸣也”,《灵枢•邪气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口问》篇言:“耳者,宗脉之所聚”,可见耳与人体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的病变皆会反应于耳。《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耳鸣的病机为“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击”。人体经络互联贯通,气机升降互为影响,所以耳鸣主要是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发,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时应当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标本兼顾为主。管遵惠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组方的集合穴,是指对某些病证或特定部位的疾病,有特殊治疗效验的几个穴位的组合,管氏耳病六聪穴是管遵惠教授经过多年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经验,总结以耳部穴位为主的一组集合穴,包括:听宫、听会、翳聪、耳灵、角孙、翳风穴共计六穴。该集合穴分布在耳周,针刺并结合辨证循经取穴,能达到改善听觉系统微循环,促进血液与迷路之间物质交换。听宫是手太阳经和手足少阳经的交会穴,听会、翳风、角孙为手足少阳经的穴位,《灵枢•经脉》篇曰:“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治疗时选用听会穴,因其属于胆经,故能疏导少阳经气,调节耳部气血运行,配合手足少阳之会翳风,可驱风散邪,通调三焦。手足三阳经循行于耳部,手足少阳、太阳及足阳明之络亦汇于耳中,其中手足少阳经,皆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环行耳之前后”与耳的关系最为密切,故临床上有“耳病实则少阳”之说;耳灵与翳聪穴为管氏经验穴,具有上荣耳窍而耳聪鸣止之功。脾虚型配取足三里、阴陵泉及气海穴,起到健脾益气之功效,肝火上扰则配取太冲穴、阳陵泉穴以平肝潜阳,疏泄肝胆之火,配取太溪穴、肾俞穴以补肾益髓,丰隆、行间清热化痰,风热侵袭型配取曲池、大椎穴以祛风清热,诸法合用,共奏止鸣复聪之功。近来研究表明,针刺耳部穴位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细胞恢复[ ],为耳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物质基础。
艾灸治疗时所产生的温热刺激是其基本原理和效应特点,利用特制的中空竹管的天竺灸通过温热效应及艾灸的药力等因素作用于患处穴位,能温通经脉,疏通气血。研究表明[ ],艾灸时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以扩张局部毛细血管,造成其充血,加速局部血流速度,重而产生温经通络的效应。耳鸣的发病与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六聪穴天竺灸组以针刺配合天竺灸施于外耳道,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应直接作用于耳部,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及其感受器,向高级神经中枢发出冲动,激起全身与局部的各种反应,使针感向远处传导,产生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温灸耳周腧穴能改善耳蜗代谢过程和供氧,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助于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和微环境。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管氏六聪穴配合天竺灸能明显提高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神经性耳鸣治疗的好转率,本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北,汪志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颅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32-1040
[2] 吴勉华,王新月.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3] 管遵惠.管氏针灸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5]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22-1223
[6] Han BI,Lee HW,Kim TY,et al.Tinnitus:characteristics,causes,mechanisms,and treatments[J]. J Clin Neurol,2009,5(1):11-19
[7] 马娇.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3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09
[8] 童建平.高压氧治疗对神经性耳鸣患者微循环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23-24
[9] 李伟.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2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2,27(2):36-37
[10] 李漾,杨华,张丽.艾灸配合电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8):521-522
[11] 林程星,周新民.声频共振治疗机治疗耳鸣4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222
[12] 周楣生.灸绳[M].青岛出版社,1998: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