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治疗方法
2.1 六聪穴天竺灸组
主穴:取管氏耳病六聪穴:翳聪、耳灵、听会、角孙、翳风、听宫。
位置与刺灸法:(1)翳聪:翳风穴后下方1.5寸,翳风与风池穴连线中点下0.5寸。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2)耳灵:在耳廓与乳突交界凹陷处,前对听宫穴。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3)听会:耳前陷中,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空处取穴。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4)角孙:耳廓上方,折耳在耳尖上端。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5)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6)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配穴辨证取穴:脾虚型:足三里、阴陵泉、气海;肝火上扰型:太冲、阳陵泉;肾精亏损型:太溪、肾俞;痰火郁结:丰隆、行间;风热侵袭型:曲池、大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不虚不实采用平补平泻法。
外耳道天竺灸:选择与耳孔大小适合,约4~6cm的中空竹节,竹节一半削半后放置艾绒平铺并点燃,竹节完整一端插入外耳道,使温热感传入耳内,艾绒燃尽后倒出竹节,重复3次。
每天治疗1次,针刺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管氏耳病六聪穴 天竺灸
2.2 药物组
常规服用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0.5mg/片),每次1片,每天3次,连续服用20天,每天均在同一时间服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以《实用耳聋咽喉学》[ ]为依据。临床痊愈:耳鸣症状完全消失,听力恢复正常,且持续至少1个月;显效:耳鸣症状明显改善,听力基本恢复正常;好转:耳鸣症状有所缓解;无效:耳鸣症状变化不大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3.2 观察指标
3.2.1 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
THI由25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有3个选择项,分别为否、有时、是,得分分别是0分、2分、4分。统计25个条目得分,合计总分,满分为100分,治疗后THI的评分比治疗前THI评分减少≥20分时,表明所有治疗方式有效[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填写,两组之间及同组治疗前后均进行比较分析。
3.2.2 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指标检测:主要包括流态、管襻、襻周积分及总积分,通过微循环检测仪测定。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4.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
n
|
临床痊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六聪穴天竺灸组 |
40
|
13(32.5)
|
19(47.5)
|
6(15.0)
|
2(5.0)
|
38(95.0)
|
药物组 |
40
|
1(2.5)
|
7(17.5)
|
15(37.5)
|
17(42.5)
|
23(57.5)
|
由表2可见,六聪穴天竺灸组的有效率为95%,药物组的有效率为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愈方面,六聪穴天竺灸组和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