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古代中国智者观察研究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是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治疗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总结;是对人类医学的独特贡献。
认识经络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皆络脉也。”但古代关于经络只有关于十二经长短的推算,而没有关于经络的形态和结构的详细记录。
经络是解剖-生理学范畴的概念,当生理异常时,也可转化为病理学的概念。不应该把经络误解为单一的解剖学概念。
经络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一是与生命同在
经络不仅指气血运行的分肉间,而主要的是指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功能,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若生命停止,经络也不存在了,虽有分肉、筋骨、关节,皆为死肉,死骨,死关节。故谓之“决死生”。
二是与疾病共处
无论何种疾病,在损害人体的皮肉、筋骨、五脏六腑、九窍、肢骸的同时,必然伤及或影响经络,使其失去正常运行的功能。因此,凡是疾病必有经络参与其间。故谓之“处百病”。
三是各有所长
各类经络(已包括经脉、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等)和各条经络(包括手足十二经、奇经八脉)分别承担不同疾病不同程度的作用。
调整经络
调整经络是指在经络诊察的基础上,确认了异常经络,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候选择最适当的经络、腧穴进行治疗,调整其异常经络,使其恢复正常的过程。
经络诊察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内经中有许多诊察经络的方法。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把经络诊察的方法总结为审(视)、切、循(推)、按(弹)、扪五种。
(1)审(视)
审视是观察、比较体表部位有无异常,体表肤色有无异常,体表络脉有无异常及其络脉颜色的异常。如腰背突然疼痛,而在膀胱经上(如膝腘窝部位有突出的血络充盈),只要刺破此络,出少量血液症状就会消失。
(2)切
切侯十二经的体表脉动之处,了解相关经脉的虚实状态,以判断各经正常与否。
(3)循(推)
用拇指指腹对患者十二经循经向心推运至肘膝(颊、项)部,辨别其皮下的松软、僵硬、结节、滞涩、光滑、结络、结块、黏连、分离等各种变化,患者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疼痛、胀满、迟钝等反应,据此判断各经的异常与否。
(4)按(弹)
用食指指尖按压弹拨患者肌肉深层的血管肌腱、韧带、骨膜等部位(主要部位是肘膝腘股项等),了解其柔软、硬结、松弛、僵、短、缓、紧状态,以判断各经的变化。
(5)扪
用手掌触贴患者的前额、胸前、肩背、腹部及肌肉较厚的部位,了解该部位的润枯冷热,并相互对比,以判断患者各皮部的寒热。
调整经络的方法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热者疾之,寒者留之,陷下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宛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经文只说明了调整经络的原则,而具体调整的方法却十分丰富,包括对某些经络或某一经络的调整法也包括这些经络上的某些腧穴的调整(刺、灸、按摩、外敷药物等等)。常用的方法有:
(1)刮法
以铜钱或顶针(套在中指上做针线活的工具)或现代用的刮板蘸水或油,沿经刮动,使皮下出现出血性改变(民间称“出痧”)。
施术的部位有:项背的督脉,足太阳经;胸部的任脉,手太阴经的尺泽段,足太阳经的委中段,手足阳明的手足三里段。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身痛、咳嗽、急性肠胃炎等。
(2)吸法
用火罐(包括陶罐、玻璃罐、竹罐等工具),通过闪火、抽气,有时将火罐在经络线上往返移动亦可,造成负压,使其吸附的皮肤上10~15分钟左右,待罐内皮肤出现充血,将火罐启下。
施术的部位:肩胛、背、腰部的督脉,手足太阳经,小臂小腿的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等部位。适用于疲劳综合征、失眠、肌肉风湿痛等。
(3)割法
用尖锐的瓷片或砭石划开某些特定腧穴,流出少许脂肪滴(组织液),也可在划开部位附加火罐吸附和少量体液或血滴。
施术部位:手掌部的四缝穴,食指本节指根下,背部的反应点(如膏肓、次髎、胞肓、大椎、身柱、脊中等。适用于慢性消化性不良、疳积、某些吸收营养障碍、风湿、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