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调畅气机是关键步骤
六腑以通为用,糟粕内停,邪阻气滞,故以行气通腑、泄浊为要。行气多选用枳实、厚朴、莱菔子、木香、清半夏、沉香,以行胃肠道气滞。但行气导滞必须以健脾益气为先导。
3、标本缓急,灵活用药
(1)对药的使用
黄芪、生白术:黄芪配伍生白术健脾助运,恢复脾胃功能,协同增效。二药需久用方见效。尤其对于元气不足,大便不行却无脘腹胀滞者,更需守方应用,不可强为通利。
陈皮、杏仁: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既调畅肺脾大肠气机,又有濡润肠道的作用。而且二药平和,无耗气伤脾之嫌。
大黄、附子:大黄味苦性寒,具“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道”(《神农本草经》)的功效,性走而不守,有“将军”之名。泻诸实热,荡涤肠胃间热,专治不大便。然其苦寒性猛,使用不当易诛罚无过,损伤正气(脾气)。大黄与附子相配,附子味辛性大热,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止痛,虞抟谓之“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二药配伍,附子辛热之性正可制约大黄苦寒之性,去性取用,行药势,大便通而无苦寒伤正之嫌。《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千金要方》温脾汤以作温下寒积之用。虽然无伤正之嫌,但只作为对症使用,若大便通畅,则考虑减量,不宜过久使用。
(2)药用缓急
缓药:如决明子、制首乌等,二药具有通便作用,但作用和缓,若兼有肝阳上亢或精血不足者可用。
急药:大黄、芒硝,中病即止,不宜久用。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主要含有蒽醌类和鞣质两种成分,二者作用相反,蒽醌类有致泻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而鞣质具涩肠之功,起效慢,作用缓和而持久,故大黄多在急性、热性便秘时应用,大便通畅即停服。芒硝兑服,源于仲景《伤寒论》。早兑服较好,否则影响夜间睡眠。
(3)增液行舟:前医有增液行舟之法,多用于热病后期肠燥津亏,如增液汤、增液承气汤。但对于慢性便秘,过多使用养阴药有滋腻之嫌,因慢性便秘关键在脾,脾乃喜燥恶湿,确有阴伤,滋阴药要酌情使用。
(4)养血润燥:确有血虚症状,可选用当归、白芍、生地黄、制首乌等。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