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
1.风寒 新产后咳喘痰多,色白黏稠,恶寒发热,鼻流涕。苔薄白,舌淡红,脉浮滑。
2.血瘀 新产后咳喘气急,痰少黏稠,胸膈胀问。苔薄白,舌质黯红,脉弦滑。
3.肺燥 新产后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伴有午后潮热,颧赤。舌红少津无苔,脉细数。
4.气虚 新产后气喘,急促不安,汗出不止。苔薄白,舌淡红,脉虚浮无根(此型有产后大出血病史,诊断时须了解出血是否已止)。
【分型治疗】
1.风寒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平喘。
方药:参苏饮加减。
党参9克 葛根10克 前胡10克 制半夏10克 茯苓12克 旋覆花10克 紫苏叶9克科壳9克 陈皮6克 桔梗9克 炙甘草5克 生姜4片 大枣5枚加减:恶寒无汗者,加麻黄9克、光杏仁9克、桂枝6克、白芍9克,去葛根、苏叶;如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吐清稀痰涎,头身疼痛呕吐,口渴喜热饮等症状者,加麻黄9克、芍药9克、细辛3克、桂枝6克、五味子3克,去苏叶、葛根;恶露下行不畅伴腹痛者,加服益母膏2~3匙,红糖冲服。
2.血瘀治法:化瘀止咳平喘。
方药:生化汤加味。
当归9克 川芎9克 红花6克 桃仁10克杏仁10克 象贝10克 炙甘草5克 延胡索10克加减:恶露量少,下行不畅,下腹胀痛,舌质紫暗者,加生蒲黄15克(包煎)、赤石脂12克、川牛膝10克、益母草30克、木香9克;咳喘气急者,加苏子梗(各)9克、炙批把叶9克(包煎)、郁金9克、茺蔚子12克、乌药9克、炮姜6克;下腹胀痛者,加失笑散12克(包煎)。
3.肺燥治法:滋阴清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沙参12克 麦冬12克 玉竹6克 生甘草3克 桑叶5克 生扁豆6克 天花粉5克 益母草12克 阿胶9克(烊冲)五味子5克加减:下腹胀痛者,加川??子 10克、延胡索 12克、蒲公英15克、炮姜6克;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9克、银柴胡9克;大便干结者,加光杏仁9克、桃仁9克;尿少色赤者,加鲜生地15克、泽泻9克、鲜石斛12克、太子参15克。
4.气虚治法:补气平喘。
方药:参附汤加味。
厥脱气喘脉微细者,急服参附汤:制附子9克(先煎)、红参9克(另煎冲),随时饮服。
如汗出淋漓者,用参附汤加减:制附子9克(先煎)、红参9克(另煎冲服)、煅牡蛎30克(先煎)、煅龙骨30克(先煎)、仙鹤草60克,频服,以回阳救逆。
待厥脱症状好转后,用八珍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红参9克(另煎)、当归10克、熟地12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12克、阿胶6克(烊冲)、荆芥穗5克、肉桂3克(后下),以调补气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