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竹, 挺拔秀丽、潇洒多姿、格高韵胜,青翠欲滴,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她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她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炫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她有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竹青是清凉去火的中药材;将新鲜竹片放在火上烘烤得到的汁液被称为竹沥,用于治疗咳嗽和化痰;竹笋是常见的美食;竹子的种子被称为竹米,因为不易得,所以更是珍贵的美食。秦竹教授正是以她“竹”的气节、“竹”的(药用和食疗)价值紧紧地与中医药联系在一起。
义无反顾 投身中医
由于受生活环境及母亲工作性质的影响,秦竹教授很小就与音乐舞蹈相伴成长。那时的她,渴望成为一名艺术家,对舞蹈情有独钟,一放学就跑去偷学偷练,一旦被父母发现,绝对是要被罚跪搓板的!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昆明军区文工团来学校挑选舞蹈演员,在上千的学生中,她被选中了。然而,这么难得的机会却受到父母的极力阻挠,她的希望化为了乌有。进入初中后,她又重新规划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打算初中毕业后去一所政府幼儿园当老师。可没有想到,国家恢复了高考。“从众心理”使她不得不再次放弃自己的理想,开始认认真真读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秦竹教授从小体弱多病,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因患病休学一年。她父亲是个中医爱好者,父亲为她把脉开方,并不厌其烦地讲授中医药知识,带她识药煎药,病情很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没有使用任何西药的情况下,身体逐渐康复了……在她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中医药的种子。
高考结束后,在父母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引导下,她义无反顾选择了中医学专业。1981年,秦竹教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中医学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整个大学期间,如鱼得水的她,在中医药学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秦竹教授在大学读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并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全部用于购买各种医学书籍,记者在采访秦教授时,在她家的书房中,看到了她读大学时候省吃俭用购买的中医书籍近60余本,诸如《医林改错》《傅青主女科》《血证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秦伯未医案》《蒲辅周医案》等等。勤奋加聪慧的她整个五年的大学期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荣获各种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学毕业时,她以全年级总成绩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磨砺
中医的成才之路相对慢长,中医是实践医学、经验医学,青年中医要想在临床工作中有所造诣、有所成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1980年代的中医环境没有现在好,群众认可度不高,加上年轻,临床经验不足,被安排到门诊部药房抓药拿药。为了加强自己的临床技能,工作后不久,秦竹教授主动要求到云南中医学院直属医院住院部兼任临床工作。那时孩子还很小,常带着孩子一起在医院值夜班,如果学校安排有课,下夜班还得去学校完成教学工作。
在开始中医门诊的头几年,几乎没有病人,偶尔有1-2个病人就会让她兴奋不已。没有病人的时候,她就阅读中医古籍和临床医案,用她的话说,中医人就是要“经得起磨砺,耐得住寂寞,把板凳坐穿”。她告诉我们,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过电视,甚至没有休闲的周末,睡懒觉成了她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因为有很多工作和事业在等待着她。秦竹教授始终坚守着一份信念,纵然千辛万苦,从未动摇热爱中医的那份执着之心。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包括节假日,秦教授从没有停止过临床门诊工作,如果外出开会,也会让病人提前打电话联系,以免白跑。看着现在秦教授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的诊室,真的无法想象当时秦教授是怎样在冷清中走过来的。
方药对应,配伍周密
秦竹教授为云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多年来致力于 “妇科常用复方配伍规律及临床研究”, 其中,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她治疗颇有心得的妇科病证之一。多囊卵巢综合症是21世纪的时髦病。她治疗过的病人最小的仅13岁。秦竹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非常复杂,与饮食习惯、心理因素、气候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肥胖、多毛、月经稀发或闭经等,秦竹教授主要运用清热利湿和滋阴补肾治疗大法,以龙胆泻肝汤和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加减,每个病人的处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开出完成的。秦教授讲了一个典型案例:患者是一个读高二的小女孩,因为闭经两年,服用激素维持人工周期才能使月经来潮,结果越吃越胖。每次的B超检查,子宫内膜只有0.3cm左右。后经朋友介绍找到秦竹教授,停用西药,经综合调治半年左右,患者月经基本稳定,经过一年多治疗,月经每月按时来潮,B超复查正常。小女生面部肌肤也调理光滑,性格也开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