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泌尿系结石病(以下简称尿石病),为泌尿系常见病之一。可发生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但多原发于肾脏。其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剧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并沿输尿管向髂窝、会阴及阴囊等处放射;出现血尿或脓尿,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等。
针灸治疗本病,五十年代末始见于报道。六十年代也有一些临床资料,以治疗输尿管和膀胱结石多见。近十余年来,采用各种不同的穴位刺激之法治疗不同部位的尿石,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针灸不仅能解除结石所致的泌尿系绞痛,还能促使一些小型结石排出。以往认为,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针刺、电兴奋及解痉药物等,可提高排石率,但最近不少单位单用针灸或以针灸为主,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据用各种不同穴位刺激法治疗的1043例病人统计,其总有效率为72.93~95%,排石率在50~65.3%之间[1~5]。
关于针刺排尿石的机理,不少实验表明,针刺可命名输尿管蠕动波幅增大,尿流量增大,有利于促进结石下移。
【治疗】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肾俞、关元、阴陵泉。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交信、大横、腹结、中极、环跳。
(二)治法
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加。如少腹痛引睾丸及大腿内侧加交信;绞痛发作,腰胁相引,剧痛加阳陵泉和环跳;小便困难、尿血加三阴交;小腹胀满、尿来中断加中极;乾呕腹胀加足三里;绕脐痛加腹结、大横。进针后略加提插捻转,待得气感应明显后,每穴注入药液2~8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结石排出体外,或拍片复查为阴性者;2、有效:症状基本改善,部份结石排出体外(一个结石分散排出部份,或两个结石排出一个)或拍片复查结石移2厘米者;3、无效:经治疗两疗程(60次)后,症状虽有改善,但拍片位置未见下移,结石未见排出者。
共治805例,治愈494例(61.37%),有效93例(11.55%),总有效率72.92%。认为:本法治疗范围可至直径1.7厘米左右、横径小于1厘米的结石,对肾区结石疗效亦好(治愈率达4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