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耳聋是指听力减退,明显低于正常的一种病症。多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耳蜗、听神经和听中枢的病变,使传入内耳的声波不能感受而致。因聋致哑,则称聋哑。本节重点介绍药物中毒的感音性耳聋。对感音性耳聋,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
近现代用针灸治疗耳聋,早在1927年就有文章发表[1]。关于50年代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曾两度掀起针灸治疗耳聋及聋哑症的高潮。虽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2],但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和所积累的病例,无疑对深入认识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规律是有无可否认的帮助的。近几年来,针灸治疗感音性耳聋,特别是药物中毒性耳聋工作,继续在进行,在临床观察上显得更客观和细致,多数病例均经治疗前后反复测试,并以听力曲线的改变作为客观依据之一。在穴位刺激方法上,除了原有的电针、鼓岬针、埋线、穴位注射等多种疗法之外,着重在取穴和手法上下功夫,使有效率有一定提高。国外,主要是日本、法国等国家,自70年代以来,也开始注重针灸治聋的研究,一般认为针灸对部分耳聋患者有效。取穴大致和我国相类,方法则以针刺为主[3]。
针灸治疗感音性耳聋的有效率,在70年代约为24~65%[4],目前,约为80%。
关于针刺治聋机制,多从内耳血管通透性、耳蜗电位、耳蜗形态及皮层听区兴奋性等的改变来进行探讨,已发现针刺可能是通过内耳血管渗透性的增强,改善听觉末梢营养,使未完全损害部分得以恢复某些功能;同时针灸可使部分病人耳蜗电位波幅加大,反映了耳蜗机能的提高。针灸尚可增强皮层兴奋性。但总的来说,对这一课题的客观规律的认识,目前还很不清楚。
【治疗】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瘛脉。
配穴:百会、合谷、中渚、外关、足临泣;哑者加哑门、廉泉。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耳门,针尖斜向耳道下方,进针3.0~4.0厘米。听宫,针尖斜向后下方缓缓进针,深度同上。听会穴,针尖略向后斜,深度同上。翳风,针尖向前略朝上;瘛脉,针尖斜向前下方,二穴深度同上。均以局部和耳道有明显酸胀感为度。百会,针尖略朝后斜,针0.3~0.5厘米。合谷,针尖指向食指,进针2.0~2.5厘米。中渚垂直刺入1.5~2.0厘米。外关,垂直刺入同样深度。临泣针尖略斜向踝部,刺入2.0~2.5厘米。哑门垂直刺入3.0~4.0厘米。廉泉,针尖向后上方针3.0~4.0厘米。以局部酸胀重为度。然后均施行输刺法,要求如下:进针时快速捻入,待针尖入皮肤后即停止旋捻,直刺到应有的深度,使之产生得气感。然后用平补平泻手法捻针数次,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可作轻微捻针。出针时不捻转,每日1次,穴位轮流选用,每10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
(三)疗效评价
用上法治疗感音性耳聋。根据已积累的临床资料,本法对癔病性或精神性耳聋,针刺的疗效是肯定的。对于聋哑症,针刺的疗效主要表现的主观感觉上,即针后患者自觉听力有提高,但针后和针前的听力曲线改变并不明显。如对30例感音性耳聋哑症患者统计,以听力提高10分贝作为有效,结果耳聋有效率为36.7%,而聋哑症仅为17.9%。以病程短、病变属可逆性者效果好,而病程长及不可逆者有效率低[5]。另外,用本法治疗传导性耳聋效果较差,因中耳炎引起的耳聋患者多无效果(65~82%听力无改变)[6]。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完骨。
配穴:听宫、瘛脉、翳风、角孙、耳门、厉兑、商阳、关冲、百会。
(二)治法
以完骨穴为主,酌加配穴2~3个。完骨穴,取聋耳同侧穴位。嘱病人正坐,头略向前倾,用28~30号针,长约2~2.5寸。进针时,针体与颈部呈60度夹角,向同侧眼眶外缘进针,深达1.5~1.8寸,至患者自觉耳内有麻、胀、痒、热感或耳内有鸣响感、豁然开朗的通气感为得气,用平补平泻快速捻转加小提插法0.5~1分钟,待针感强烈后,即出针,翳风穴,取30号2.0寸毫针,斜向内上进针1.5寸,使耳内发胀,如有风行。商阳、关冲、厉兑,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百会以皮肤针作中度叩打5分钟,余穴用常规针刺法,留针30分钟,手法为平补平泻或补法。如为小儿患者,均不留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3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在治疗期间,可内服下述药方:银花30克,连翘15克,牛蒡子15克,菊花15克,生地15克,白蒺藜15克,桔梗1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煎服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单耳听力提高30分贝以上;有效:单耳听力提高15~20分贝;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本法主要用以治抗生素中毒性耳聋。共治229例。其中72例按上述标准评定:显效27例(37.5%),有效35例(48.6%),无效10例(13.9),总有效率为86.1%[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