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一)取穴
主穴:百会、涌泉。
配穴:心、神门、肝、肾、内分泌(均为耳穴)。
(二)治法
一般仅用主穴。百会穴为雀啄灸。艾卷点燃后,从远处向穴区接近,当患者感觉烫为1壮,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端向百会穴接近,如此反复操作10次即可停,灸壮与壮之间应间隔片刻,以免起泡。涌泉穴为温和灸,可双侧同时进行。令患者取仰卧位,将点燃之艾卷置于距2~3厘米间施灸,以患者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上述灸法,均为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效不显者可加用配穴,以王不留行子贴压,每4小时自行每穴按压1分钟,每次一侧耳,双耳交替,每周换贴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202例,结果单灸百会穴后收缩压平均下降16.9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0.1毫米汞柱;单灸涌泉穴,收缩压平均下降18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11.6毫米汞柱,效果均较明显[7,8]。灸百会加耳穴压丸治疗132例,总有效率为94%[20]。
(一)取穴
主穴:大椎
(二)治法
令患者正坐垂头,以毫针直刺大椎穴,针深1~1.5寸,不作捻转,略加提插,至诱发出下窜针感后,在针柄上放一沾95%酒精的棉球,点燃,叩上玻璃罐;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20分钟,起罐取针。隔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7日。一般须治疗三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法17例,结果临床治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5%[9]。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降压沟、肝、心、交感、肾上腺、缘中。
配穴:枕、额、神门、皮质下。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3~4穴,酌加配穴,每次选用4~5穴。在穴区寻得耳廓敏感点后,常规消毒,以胶布将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压在耳穴上,嘱每天每穴按压4~8次,每次每穴5分钟,以胀、痛、热的能耐为度。左右耳穴交替贴压,连续三天调换一次。治疗15~21天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48例,总有效率为91.48%~97·8%之间[10,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