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成果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医经典课程开放式平台 > 论文成果 >

寻找学习金匮要略的“易点”

2013-12-07 09:40 来源:未知 发布人:岐黄 浏览:

    王寅 杨梅 盖沂超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昆明650200)

  关键词:金匮要略;学习;易点

  中图分类号:G642.421

  魏晋时的张湛在其《养生要集》道:“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而清·吴达在《医学求是》自序中亦云:“盖医学渊深,轩岐之室,仲景之堂,诚非易入,世之就简易而畏难深者常也。”这说明自古以来,学医皆非易事。而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金匮要略》等这些年代久远、文辞简奥的经典是学习难度最大的。如何把金匮要略经典课程的内容,尤其是其中晦涩难懂的部分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始终是考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由于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可能全部由难点所构成,必然是由难点和易点所组成的,金匮要略这一门课程的结构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认为金匮要略中不仅仅都是难点,也有易点,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还能把一些难点也变为易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中医学生的中医素养。那么,如何寻找学习经典的易点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在教与学中总结了如下几点。

  1多读原著,熟能生巧

  《金匮要略》作为构成中医学术理论主体的经典著作之一,成书约在近2 000年前。试问2 000年前的东西,如果我们不下苦功,那么大的时空障碍,能够轻易地跨越吗?举凡学有成就的中医大家,无不对《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下过苦功。如《名老中医之路》所载的百名老中医——岳美中、任应秋和方药中等,在忆及自己的成材之道时,每每谈道《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的功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说过:学习是以记忆为中心的心理活动,毕竟,只有记住了,我们才能谈得上应用和创新。对《金匮要略》就是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阅读,书中诸如虚劳、痰饮、水气病以及防己黄芪汤证、桂枝龙骨牡蛎汤证、小建中汤证、八味肾气丸证、温经汤证等难点,熟读才能成为熟悉的内容,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应用而得心应手。可以说只要功夫到,难点也会变成易点。读书不苦是不行的,尤其是对中医学,更是如此。因此,讲授金匮要略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精读原文,才会熟能生巧。

  2本于临床,探源寻根

  《金匮要略》这一经典著作,是仲景总结前人和自己临床实践经验的荟萃。现在中医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竭力呼吁中医学生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张仲景作为临床大家,所撰写的《金匮要略》其体例为条文形式,其初衷应该就是为了医者的临床使用方便。其实书中所载内容大都是临床切切实实可见的。既便书中一些诸如“口中辟辟噪”“其人背寒冷如手大”“少腹如扇”等这样看似怪异的症状,只要我们长期扎根于临床,遇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我们学习经典,要尽量根植于临床,去发掘其易点之所在。要紧密结合临床,才能彰显金匮课的生命力[1]。我们要求中医学生早点到临床去跟师、去见习,在跟师的过程中,亲眼看到所用经方发挥疗效,才能更进一步坚定对中医经典课程学习的信心。如果我们的学习,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就会觉得中医经典满纸皆是留难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