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秋分
从夏至到秋分,日影逐渐增长,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阳气开始潜藏,人们养生当助阳气收敛。
1、添衣而不过。夏至过后,日照时间渐短,气温开始降低,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阳气由外走里,处于人体半表半里之间,人们渐感寒冷,当适当添衣御寒,但不能突增,要跟随阳气潜藏的节奏缓慢加之,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秋宜冻”的道理。
2、食平而不偏。此时阳气处于半表半里之间,饮食同冬至到春分这段时间相似,不宜过温,也不宜过凉。
3、早卧早起。早卧以助阳气的收敛,但又不能收敛过快,所以当早起。
4、伴夕阳而动。根据“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可知秋气所对应的时间段为傍晚,所以秋季运动锻炼的最佳时间段为傍晚时分,又因秋天阳气收敛,运动当适量,不宜过多,更不宜过大。
5、 敛而勿悲。自古诗人才子多悲秋,秋天当顺应自然收敛神气,悲则伤阳,平心静气最好。
秋分到冬至
从秋分到冬至,日影进一步增强,日照时间进一步缩短,阳气从表完全入里,人们养生当助阳气的潜藏。
1、添衣加被。此时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严寒。人体阳气在里,当添衣加被以御严寒,特别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不能因外寒而扰动阳气再次出表卫寒。
2、食凉少温。冬天阳气在里,外寒而里热,过食温热则易化火伤阴,而致阴不敛阳,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由来。
3、早卧晚起。此时人们起居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跟随太阳的升起落下作息,要助阳气的收敛,活动时间不宜过多。
4、以静为主。不主张多运动,多动则扰阳,不利于阳气的潜藏。
5、静如钟石。冬季阳气潜藏,是生机潜伏的时令,自然界水冰地坼以潜阳,人也应当顺应自然,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
作者简介
王敏:汉族,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第二批省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云南省彝医医院、楚雄州中医医院妇科主任,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云南省彝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曾主编《楚雄彝州本草》、《中国彝族民间医药验方研究》、《王敏中医妇科治疗经验集》,参与编写《中国彝族药学》、《云南省中药材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