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云南为例,其地处祖国西南疆界,是一个“气候王国”。因其地处北回归线上, 为云贵高原主体, 横断山脉贯穿其间, 地形地貌复杂, 海拔落差最大6600米。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 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 既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控制, 又受西藏高原的影响, 形成了冷暖干湿、多样气候共存的复杂气候类型。所谓“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天”、“北边炎热南边凉”等写的即是云南复杂多变的气候。云南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民族的健康、饮食、居住、婚姻、风俗等民族文化,如红河州的哈尼族与彝族虽然同居一山之中, 但哈尼族居住于山顶, 彝族则居住于山腰;又如傣族文化的“水”性十足,彝族文化的“火”气旺盛。不同的民族依据他们所居地的气候环境,利用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世代积累着本民族的防病治病经验。如藏医、彝医多居住在高原高寒山区,饮食多食肉类,故专长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和跌打损伤等病;傣医多居住在平坝水边,喜食酸辣,所以擅长治疗肠胃疾病、类风湿疾病和皮肤病;苗医则擅长治疗外伤和瘫痪等病,可谓是异曲同工。云南的历代医方大家亦是通过在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不断诊治中,结合对当地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等多种因素的不断总结把握,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铸就自己的医术造诣,而成一方名医。试举二例。吴佩衡,四川省会理县人,云南中医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的经方大家。他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善用附子在临床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而得“吴附子”之名。开创了云南经方学理,促进了云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如姚贞白,世人所熟知的是其诊治妇人病,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姚氏十分重视“天人相应”之理,通过对昆明地区气候变化的仔细观察,总结姚氏四时表证用药规律,与其弟姚济共同创制“姚济神效散”,在昆明“一年无寒暑,一日有四季”的特殊环境中,治疗四时感冒之证,辄多验效,并畅销东南亚。此二人,均被后人誉为云南四大名医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