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常用方药
(一)气虚
1.肺气虚
治疗原则:补益肺气。
常用方药:补肺汤加减。若卫表不固,易感风寒,玉屏风散加味,汗多加太子参、浮小麦、麻黄根、生龙骨、生牡蛎等。
2.脾气虚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
常用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加黄芪、山药、炒白芍、薏苡仁等。
(二)血虚
1.心血虚
治疗原则:益气养血。
常用方药:养心汤加减。若心悸,脉结代,炙甘草汤加味,黄芪、当归、炒杭芍、炒白术、川芎、茯苓、炒枣仁等。
2.肝血虚
治疗原则:补血养肝。
常用方药:四物汤加味加黄芪、阿胶、制首乌、枸杞子、鸡血藤等。
(三)阴虚
1.肺阴虚
治疗原则:养阴润肺。
常用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味,加白芨、百部、炙紫菀、炙款冬花等。
2.心阴虚
治疗原则:滋养心阴。
常用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若火旺,口舌生疮者,可去当归、远志加黄连、灯芯、淡竹叶等。
3.脾胃阴虚
治疗原则:养阴和胃。
常用方药:益胃汤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 口干唇燥甚者,加石斛、花粉、玉竹。不思饮食者,加神曲、炒鸡内金、麦芽等。
4.肝阴虚
治疗原则:滋养肝阴。
常用方药: 补肝汤加味,头痛、眩晕、耳鸣较重加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目干涩畏光,视物不明者,加枸杞子、女贞子、草决明等;若肝火亢盛而兼见急躁易怒,尿赤便秘,舌红脉数者,加黄芩、栀子;肝阴虚而以胁痛者,加川楝子、炒元胡、炒香附、郁金等。
5.肾阴虚
治疗原则:滋补肾阴。
常用方药:自拟灵芝益寿汤(灵芝、制首乌、枸杞、丹参、三七等十余味中药,已生产为中成药“灵芝益寿丸”)。潮热、口干咽痛、脉数、舌红者,虚火较甚,加知母、黄柏;腰酸遗精者,加牡蛎、金樱子、女贞子、旱莲草等。
(四)阳虚
1.心阳虚
治疗原则:益气温阳。
常用方药:桂枝甘草汤加味,加黄芪、五味子、茯苓、琥珀等,心胸疼痛,血脉瘀滞者,加郁金、川芎、丹参、赤芍、三七等;形寒肢冷,脉迟者,加附片、巴戟、仙茅、仙灵脾、鹿茸等温补阳气;水肿者,加车前子、泽泻、猪苓等。
2.脾阳虚
治疗原则:温中健脾。
常用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腹中冷痛较甚,加高良姜、炒香附、吴萸;食后腹胀及呕吐者,加砂仁、半夏、陈皮。腹痛较剧,加檀香、砂仁、元胡、香附等。
3.肾阳虚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兼养精血。
常用方药:右归丸加减,遗精加金樱子、桑螵蛸;大便稀溏者,减熟地、当归加潞党参、炒白术、苡仁;五更泄泻者,合四神丸;喘促气短甚者,加蛤蚧、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