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针灸推拿 >

围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50例(2)

2014-02-05 11:5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疗效评定标准[5]:治愈:疱疹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疱疹消退约30%,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疱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 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 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2组疗效对比

  见表1。2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 56,P<0. 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疗效对比有效。

  表1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无效

有效率/%

治疗组

50

28

21

1

98.

对照组

50

17

26

7

86.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愈率为98%,对照组为86%,经检验: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讨论

  带状疱疹中医学命名为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疮”。 早在《诸病源候论·甑带疮候》中曰:“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在中医学上其主要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肝经火毒.郁溢肌肤;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蕴湿化热.湿热搏结于肌肤;或年老体弱,血虚肝旺,或劳累感染毒邪,或湿热毒盛,气血凝滞所致。笔者根据本病在病程中疼痛较剧,患者昼夜不安,是中医本虚标实之证,故宜采取“急则治其标”为主,治本为辅,标本兼治的方针。本症病损归属经络系统的十二皮部。凡是经络的局部疾患,多与其统辖的皮肤部位有一定关系。《素问·皮部论》:“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所以为了阻止邪气“内传”发散,采取围刺法以期固邪。围刺是根据《灵枢·官针》篇中十二刺之“扬刺”和五刺之“豹文刺”发展而来,“扬刺者,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以达理气疏经活血化瘀.蠲除瘀阻。围刺法是以病损为中心,斜平刺入针,针尖全部指向病损中央,这样能有效封闭病邪于络脉,勿令他犯。围刺可以泻火解毒,调和气血,改善病变处神经营养功能,使疱疹侵犯的皮肤经脉气血得以流通,“通则不痛”。并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出现。另外,使炎症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增加其屏障机能而抑制炎性物质渗出,即阻止邪毒扩散,控制皮损范围,起到治疗作用[2]。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功能活血通络。加维生素B12注射液具有营养神经功能,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治疗。生物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在(药穴)的参与下具有放大作用,使半衰期延长和药物缓慢释放而发挥续效延时作用,巩固和提高镇痛治疗效果[3],目前国内外对疱疹的治疗主要首选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及止痛剂等法,单用药物治疗带状疱疹有一定的疗效,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高。围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既以穴位注射弥补了即刻镇痛不完全的不足,又能增长镇痛时间、提高镇痛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及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优点,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黄杰,李文金.围刺法梅花针及火罐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

  [3]汤保王.田元生.庆慧.经络三联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J].中医研究,2005,18(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