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系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论文 > 中医内系研究 >

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疗效观察

2014-01-22 17:17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岐黄 浏览:

刘书琼 (云南省宾川县中医医院,云南 宾川 671600)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中医药疗法;疗效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低下,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多因小儿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或过食肥甘、生冷杂物,喂养不当或久病后中气未复所致。小儿厌食症直接影响到身体和智力发育。笔者多年运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患儿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3岁;病程平均2个月。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中医司1986年拟定的《中医儿科病证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主要症状:厌食、甚则拒食,面色萎黄,消瘦,身热盗汗,躁动不安,大便干燥或泄泻臭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滑数或细数。

  2. 治疗方法

  (1)心脾积热型:纳食不香,食少饮多,面色萎黄,口唇干裂,舌头吐弄露于唇外,大便干,小便短黄。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治以清心泻火,养阴和胃,方选加味泻黄散合丹栀消遥散加减治疗,药用栀子葛根石斛、粳米、荷叶、丹皮、当归白芍、柴胡、薄荷钩藤蝉蜕

  (2)脾虚湿泛型:面色少华,形体偏瘦,食不知味,伴嗳气冷恶,脘腹胀满,大便不畅。苔多白腻或微黄;脉细缓。治以和脾阻运,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药用藿香、厚朴、姜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草蔻仁、柴胡、炒枳壳、醋香附川芎甘草、钩藤、蝉蜕。

  (3)虚火上浮型:心烦易急,睡眠易惊或啼哭切齿,骨软瘦弱,头发黄干稀疏,舌边尖红苔黄,脉沉细数,方用大补阴九加味,焦柏、知母生地、龟板、柴胡、黄芩、法夏、女贞子、旱莲草、仙鹤草、沙参、麦冬五味子、钩藤、蝉蜕。

  (4)心火上炎型:颜面红赤,躁扰心烦,睡眠惊恐,时时咬舌,小便短赤,舌尖红脉细数,方用清心莲子饮合小柴胡汤加减,竹叶、莲子心、柴胡、茯苓、法夏、钩藤、蝉蜕、车前子、仙鹤草、生鸡内金槟榔蒲公英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儿科病诊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还在继续治疗过程中;无效:食欲未见改善,食量也未增加。

  (2)治疗结果:治愈48例,好转12例,无效无,总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