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对本病若能坚持推拿治疗,并辅以积极地功能锻炼,康复还是有希望的。
1.常用手法 揉法、摩法、按法、托法、插法、拿法等。
2.常用穴位及部位 中脘、气海、关元、少腹、足三里、脾俞、胃俞等,及腹部。
3.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者右侧,先以揉摩法施于中脘3~5分钟后逐渐下降至气海、关元穴,并重点按揉此M穴约10分钟;而后以手掌置于少腹部,四指并拢,拇指分开,取小鱼际和小指掌面为着力部位造成一个弧面托在胃底部,做向上托起的揉动,谓之托法(图105)。此法施用时可随患者呼吸时腹部上下起伏而用力,当托住胃底部后再缓缓向中腹、上腹移动,如此反复约3~5分钟。
患者改取俯卧位,医生仍坐原位,以食、中二指罗纹面为力点分别置于背部膀胱经,作自上而下往返施双指按揉膀胱经3~5次,并重点按揉脾俞、胃俞1~2分钟。
患者再改取坐位,将左臂向后曲肘放于下腰部,自然放松。医生立于左侧,用左手掌心顶患者的左侧肩前部位;右手四指并拢以指端为力点,在肩胛骨内下角(相当譩譆、隔关穴)向外上方插入后胛骨与肋骨之间约2~3寸;双手呈会合之势,持续1~2分钟,谓之插法(图106)。做此法时患者往往会有胃上提的感觉。如此可做2~3次。用同样方法可做右侧插法。
(2)辨证治疗:对消瘦、乏力、胃纳不佳者,可加强中院穴按揉法,加背部捏脊法。
对眩晕、失眠者,加头部推拿,按揉内关、神门穴。
对伴内脏下垂者加强气海、关元穴按揉和少腹部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