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办中医教学实验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北中医学院2014级新生,将有机会获选进入中医教学实验班。学生入学第一年即可跟师临床。相对目前中医高校普遍在三年级开始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是一次大胆的突破。
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高维娟介绍,学校十分重视实验班的改革探索,对入选学生素质有明确要求。“须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遴选对中医具有浓厚兴趣、中医基础理论扎实的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纳入实验班”。
实验班是突出临床实践的“小范围实验”,在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之后,将普遍推开。新生入学后,即进行分班分组,“大班学理论,小组去师承”。并将限定老师带学生的数量,增加学生跟师学习时间,培养诊断开方的经验与自信。
在着手实验班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的同时,河北中医学院也开始搭建实施师承教育的网络平台。将借助石家庄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中的100多家“国医堂”和“国医馆”,让学生跟随基层社区名中医进行日常门诊学习。社区中医师须经考核培训,并经名老中医把关,理论、临床和医德“三过关”,才能成为临床带教老师。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增设教学医院,在全省范围内建成教学医院网络。依托这一网络,学生的学习、师承、实习均可在相对固定的医院或社区门诊完成。学校还将适时地安排理论教学课程,“让中医教育不受课堂教室的限制”,理论学习和师承培养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经过跟师临床阶段,学生可以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回校进行提升式学习,再回到临床跟师,体会验证,循环往复,不断提高。
培养多层次中医药人才
河北省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4月决定省局共建河北中医学院。“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我们肩负使命,千方百计培养多层次中医药人才,满足中医药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王洪说。
中医药发展需要领军人才。为此,河北中医学院出台鼓励和扶持政策,以科研工作为载体,推进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该校申报立项国家自然基金、省厅级科研课题大大超过以往,并有一项课题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提升河北省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该校与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培训项目对接,陆续开展了“河北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河北省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训项目”、“河北省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等项目。
针对社会需求,该校新增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开发、医学影像技术3个本科专业和药学等3个专科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更加丰富,开设了针灸推拿外语实验班,以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孔祥骊介绍,该校正在着手规划设计,推进实施河北省中医诊疗示范中心、中医药研发中心、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医药健康推广中心4个“中心”建设。依托这些“中心”,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加大中医药知识文化传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在河北中医药事业的跨越发展中凸显“人才高地”的作用。(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