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资讯 > 深度报道 >

记录云南医药科技的执着耕耘者朱兆云(2)

2014-05-12 22:18 来源:国医在线整理 发布人:岐黄 浏览:

  用一种坚持奉献民族药开发

  人的一生有几个10年?一个人的10年能做什么?朱兆云的回答很精彩。和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按部就班过日子。但不一样的是,她把自己的科研计划也一步不落地加在了人生的每个阶段。从大理到昆明,从药厂到检测站,近30年的时间里,她从未停下过科研创新的步伐。

  1999年,到省药物所任职的朱兆云,进入了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10年。这10年间,是朱兆云做科研做得最艰难,也是最酣畅淋漓的时段。科研贵在坚持。这是大多科研工作者的口头禅。而朱兆云的坚持尤显可贵。“要说搞科研,昆明哪有北京、上海好,可朱所长这么热爱科研的人,硬是推掉了好几家发达地区知名药企的高薪聘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苦。”办公室主任小范感慨:“她几乎是超负荷在运转,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饭,更不要说节假日了。”

  正是在朱兆云10年的全力付出中,药物所科研重振雄风:团队成为我省天然药物领域首批省级研发创新团队;金品系列药物成为我省又一个上亿元的云药大品种;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中心、天然药物筛选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昆明生物医药中试生产中心4大研究中心和中试基地逐一建成。10年间,省药物研究所为省内外医药企业、院校、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累计150余项;承担合作研发项目10余项;开展药品、新药、药材质量标准研究48项;申报专利30余项;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30余项,完成验收20项;完成10余个新药研究,获得8个上市新药生产批件、4个临床批件。这一切,都在向人们表明朱兆云带领药研人研发民族新药和好药的决心。

  “守着云南天然药物资源和民族药‘富矿’,总该干点事,为自己、为企业,也是为他人。”朱兆云的朴实想法使所领导班子在2000年又做出了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决定:对云南天然药物资源进行调查,为更多药企,为后人留一笔可供利用的精神财富。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无法估量投入、难以预测结局的项目遭到了质疑:“一家转制企业,有什么必要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

  “天然药物资源是发展云南医药产业的切入点,不摸清家底,怎么可能做大云药产业!”掷地有声的回答中,药物所累计投入2300多万元,科研人员10年间坚持不懈地跋涉在云南的崇山峻岭、高原草甸、河流峡谷,并最终编著完成了约320万字的8卷《云南天然药物图鉴》,首次建成4012种天然药物资源以及70种重要天然药物共享信息数据库。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感叹:“这是云南医药界的浩瀚巨著,可谓功在国家,利在人民,惠及子孙。”

  无论是应对市场研发新药,还是纯粹公益进行基础调研,朱兆云总能做得很完美。她说:“我没比别人做得更多,只是我对云南的天然药物更有信心,相信只要一群人劲往一处使,那云南的天然药开发就有希望。”

  回望走过的10年,朱兆云笑称:“它使我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所以无怨无悔。”如今的她,心态更好,步子也更稳。未来的5年、10年要怎么走?“科研创新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要做的事也越来越多,下一个5年,药物所会更好。”(记者 熊燕)(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