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质疑,把脉中医,专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中医怎样赢得更多信任
编者按: 2013年12月23日和2014年1月9日,人民日报4版“深阅读”分别刊登了“关注中医发展”的两篇该报记者采写的文章,其中《中医发展,期待柳暗花明》呈现了我国民间中医行医难、科班中医人才不足的困境;《中医怎样赢得更多信任》则通过采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对中医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群众接受度问题、人才问题、中药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进行了解答。今天本版转载这两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近年来,中医药发展在争议中备受关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中医药未来如何更好发展、服务百姓?近日,人民日报记者专访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
中医不是伪科学,有人借中医行骗,伤害了中医
问:近年来发生了很多跟中医药有关的事件,比如中药材掺假、各种“民间大师”借中医行骗等。为何如今争议总是伴随着中医?
答:对中医的认识,需要从更深、更广、更远的视野来看待。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要把中医从医疗体系中剔除出去。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捍卫中医。我认为,中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潜力巨大,前几年的张悟本事件说明,中医市场需求很大,但一些人借中医行骗,伤害了中医。
其实,近年来,群众对中医的关注度是增加的。据中医药民众认知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90%的民众表示会关注中医药信息的传播,53%的民众生病后愿意首选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更多老百姓希望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这种健康观念的转变,是强调健康养生的中医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中医药的发展要顺势而为,更多地服务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问:中医药养生节目热播,观众多是中老年人。很多年轻人并不信任中医药,如何提高中医药的接受度?
答:中医药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近百年来,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得少了,对中医药的历史和作用缺乏认识。殊不知,伴随着药源性、医源性疾病大量出现,对于生活方式疾病,现代医学也面临挑战。而中医作为整体医学,不仅治疾病,也治未病,拥有独特优势。
要让年轻人信任中医药,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将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进入教育体系。让年轻人从文化的角度自小正确认识中医药,培养对中医的感情,并亲身感受中医药的疗效,逐步增强信任感。
提高中医药接受度,还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使中医药的疗效更明显、使用更便捷,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断研发、推出满足老百姓需求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各类中医药产品,推动中医健康服务进入家庭。例如,已有人尝试利用中医理论研制的仪器,类似高清摄像头,很方便地采集舌苔数据,结合中医理论经计算机分析后给予健康提示。这对于提高中医的接受度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