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药

您当前的位置: > 云南中医药 >

云南省中医医院“抱团取暖”十年共荣(2)

2014-01-08 17: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人:岐黄 浏览:

  变则通:互助联动,相互促进共发展

  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是以省中医医院为核心医院,集团内各成员单位以项目合作协议、资源共享协议、兼并协议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协约性松散型的共同利益组织。“因为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我们去工商局无法注册,民政部门认为我们不是民间团体,也不给注册。”好在,省卫生厅表示愿意作为集团的业务主管部门,让秦国政放手去干。

  本来自己发展就困难,如今又多了六七十个“难兄难弟”,岂不难上加难?秦国政却不这么认为。他分析集团各医院的情况,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尽快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治不好病,怎么能有病人呢?”

  为此,他制定了学习进修制度,凡集团内部各医院相互学习进修,均不收进修费,还尽可能提供生活帮助。作为集团核心,前来集团总医院进修的基层医护人员最多,秦国政让本院职工尽心竭力去帮助基层人员提高能力。

  “当时每家医院交给集团的管理费,每年才300元。所有年费加一起都不够集团办公室几名工作人员的工资。”秦国政为何要做这样的“赔本生意”?

  刚开始,省中医医院的专家还能给进修人员教授任务,但随着进修医护人员水平的提高,专家们很快就觉得自己没东西可教了,别人的水平赶上来了。于是,大家纷纷向院长提出,要去北京、上海等省外著名中医院进修。“这就是我的目的,通过这种倒逼方式,让我院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松松散散混日子。”

  秦国政的“计谋”获得成功。省中医医院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就诊患者越来越多,业务收入也快速增长,职工们干劲十足。

  该院老年病科主任万启南感触尤深。通过10年发展,该科由原先的20张病床增至二个病区100张病床,并成为云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年业务收入达3000多万元。

  自己医院走向良性发展,如何带动集团各医院整体发展?集团董事长秦国政必须要面对这一问题。如时间允许,周五下班后,秦国政就会驱车前往成员单位,常常半夜才能到。第二天了解医院情况,从管理角度指导,并安排进修、培训等事,返回昆明往往都是周六深夜,第二天又继续在本院工作。

  此外,秦国政派医院专家前往各成员单位指导科室建设、会诊、查房,甚至让中青年骨干驻守基层支援一年。

  万启南去过集团40多家成员单位,讲授科室管理,帮助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并指导医生规范病历书写,教授新技术。

  大理州中医院是第一批加入集团的单位,当年该院只有一栋二层小楼,夹在一个农贸市场里。医院职工不到百人,很多到院患者都转去州人民医院。

  万启南清晰记得最初去参加医院查房,明明摸到一个患者腹部有包块,但入院病历却没记录,后经B超证实确有包块。“他们体格检查不规范,我就手把手教。”有位顽固性心衰的老人,她给开了付中药,病情很快缓解。两年后,该患者再次因心衰住院,医院内科主任段平按照万启南当年处方思路,用中药又治好了老人的病。随着整体水平的提升,原先的小楼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政府批了新地盖新楼,还购买了先进设备,就医环境大为改观。

  姚安县中医医院骨科白吉军医师告诉记者,他毕业来医院时,骨科只能做一些常规小手术,通过2011年至2012年在省中医医院进修学习,现在,很多复杂骨折、创伤、外科疾病都能处理,尤其是学会了静脉曲张剥脱术,让当地很多受该病困扰的患者不用远赴昆明治疗。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昭通市中医院。该院院办主任冮万松介绍,医院职工从2003年的120人发展到现在1100多人,年业务收入从2003年的400多万元增长至今年的2亿元。以前仅有几个常规科室,现有37个科室,其中2个国家重点专科、2个省级重点专科。在其影响下,昭通市所有9家区县中医院都加入了中医医疗集团。

  据统计,仅集团总医院免费接收成员单位进修学习人员就有6681人次。10年来,集团组织各科专家深入成员单位实地调研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数十次。通过帮扶,各成员单位59个重点专科及19个专病通过省中医管理局评估验收,8个专科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评审验收,10个专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5个专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