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五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实热性脓疱型痤疮的临床观察(3)

2018-08-16 13:43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4.讨论

  寻常痤疮俗称“青春痘”,在中医文献中有“肺风粉刺”、“面皰”等病名。本病多因腠理不固,风热之邪客于肺经,加之饮食偏嗜,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胃热上蒸,脾湿化热,肺胃郁热,蕴久成毒,热毒上攻于肌表而发为脓疱型痤疮。该病位在肺胃二经,属实属热。故《内经》云:“寒薄为皶,郁乃痤”。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是雄激素绝对或相对升高,使皮脂分泌亢进,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导致皮脂排泄障碍而潴留,加之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共同作用引起皮脂腺局部的炎症反应而发病【8】。该病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及微量元素锌的不足有关。由于痤疮多发于青春期的男女,发生率较高,愈后极易复发,尤其是脓疱型痤疮,在破溃或吸收后颜面部会留有色素沉着及小凹陷状瘢痕,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貌。今用火针治疗脓疱型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不仅炎症吸收快,且愈后复发率也明显减低。

  火针,作为一种特殊针法,是将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快速刺入穴位或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又称“燔针”或“焠针”或“烧针”【9】早在《灵枢•经筋》中,就将其称为“燔针”法,如“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火针属于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集毫针刺与艾灸之热力于一身,既能散结、敛疮、排脓,又有清热、除湿、通络之功等。明代高武在其《针灸聚英》中指出:“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脓溃在内,外皮无头也”。“凡疡块结积之病,其宜火针,比非方之功,火针甚妙”。唐代孙思邈也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痈肿,凡用药贴,法皆当疮头处开孔,令泻热气。亦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即瘥”【10】的论述,这是最早记载火针治疗热症的依据。在《刘涡子治痈疽神仙遗论•针焙宜 》记载“疽初生赤硬„„其患处疮头不拘多少,其间须有一个最大者、即是大脓窍,当用熟铁大针头如钗脚者,于麻油灯上烧令热透,插入一寸至二寸”等。中医这些经典理论是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应用火针的可靠依据。近年来对火针的临床研究证明,火针对甲皱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使血色变红,血流速度加快。另外通过对针刺局部红外热象图的观察,经火针治疗后病变部位的温度明显提高【11】。故可加速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促进炎症的消散、吸收,起到了生肌排脓、散瘀消肿之功。应用火针点刺具有直达病灶所在,以热引热,引邪外出,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且疗程短,副作用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新发、复发,起到了表里兼顾,标本同治之工。另外,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腠理不密、外邪侵袭、肺气不清,加之嗜食膏粱厚味,胃热上蒸、脾湿化热、湿热夹痰、瘀热痰结于面所致脓疱型痤疮。本病选取膀胱经背俞穴肺俞、胃俞,用梅花针扣刺加拔罐,意在清泄肺胃湿热、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畅通经脉、使血出邪尽,重在治本。正如《内经》曰:“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12】。

  通过临床治疗观察,对于实热性脓疱型痤疮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5,44(1):52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5-1167.

  【3】戴 慎.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4】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36.

  【5】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5-1167.

  【6】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 ; 292.

  【7】黄蜀,陈纯涛,张颜,等.火针治疗结节囊肿性座疮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5):303-306.

  【8】黄林,付红艺,李惠,等.红蓝光联合治疗与单纯蓝光治疗面部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对比激光杂志,2010,31(4):73-74.

  【9】欧阳恒.颜面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2

  【10】王华.针灸学【M】.第九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76

  【11】蒋友琼,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1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2:43-44

  【11】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10):20

  【12】李娟.刺络放血治疗痤疮71例【J】,江西中医药杂志,2005,3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