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获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五届兰茂论坛 > 优秀获奖论文 >

中医儿科温阳学术理论溯源(2)

2018-08-15 13:08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3. 清代儿科温阳代表医家

  3.1 清代儿科医家陈复正重视小儿元气,慎护胎元,提倡优生,著有《幼幼集成》,书中专立“禀赋”、“护胎”二篇,他十分重视优生和胎养,认为培植小儿元气壮实之根源。他强调上代健壮则胎婴自固,父母应选择体质健壮和精神愉悦之时孕育胎儿,从而保证胎元健固[11]。他继承张景岳“小儿元气未充,真阴未足”的观点,认为小儿体非纯阳,而是稚阴稚阳,小儿气血未充,腠理不密,脏腑娇嫩。针对当时部分儿科医生以小儿纯阳之体为定论,恣投苦寒之行为,尖锐的指出“若徒效上古克消寒凉如肥儿丸、芦荟丸之类,则千中千死,莫能挽也。”“至云小儿阳火有余,不知火之有余,实由水之不足,壮水以制阳光,先贤之至论,服寒凉百不一生” [12]。他在《幼幼集成•凡例》中言道“幼科论证,悉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说,乖误相承,流祸千古。后人误以为儿为一团阳火,肆用寒凉,伤败脾胃”及“幼科所用毒劣之方,令其暗损真元,阴伤荣卫。即侥幸得生,而精神已耗,一生虚怯,莫可补救,况复不生者多。[12]”由此可见,陈复正在治疗小儿疾病时注重保元扶正,慎施攻伐,即使遇到真正小儿疳热、食积胀满、痰火喘急,宜用肥儿丸、保和丸、抱龙丸之类,也应中病即止,不可过用。

  3.2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著《温病条辨•解儿难》,言到“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明确提出“纯阳”非“盛阳”之义,认为小儿乃“稚阴稚阳”,阳气虽显,实则稚嫩,小儿体内精、血、津液以及脏腑、四肢、百骸等有形之物尚未发育成熟,故为稚阴;小儿脏腑的各项生理功能也均未完善,故为稚阳[13]。在用药方面,吴鞠通反对时医治疗小儿疾病动辄使用苦寒之药,“世人以小儿为纯阳也,故重用苦寒也。夫苦寒药,儿科之大禁也……不知儿科用苦寒药,最伐生生之气也。”在治疗小儿发热时,若一遇发热即重用苦寒,则“苦先入心,其化以燥,而且重伐胃汁”。一味苦寒清热,虽可暂折病理之热象,更能戕伐少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赖以生者,何可恣用苦寒以清之哉”“存阴退热为第一妙法” [14],即使壮火炽盛,必须用苦寒直折之时,也应多用甘寒以监之,甘能扶养胃气,可防苦寒泄热时损伤胃阳。一代温病大家在小儿临证中反对过用苦寒而注意扶助阳气,这些独到的见解正是令今人深省之处。

  4.近代儿科温阳代表医家

  4.1 云南著名医家吴佩衡是扶阳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注重扶助人体阳气,临证擅用温阳药物,对附子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被誉为“吴附子”。在其所留儿科医案中,使用温阳药物的案例也占了一定比例,其中不乏有救治小儿危急重症的病例[15]。《麻疹发微》中运用温阳法的儿科医案,主要涉及到体弱或病后出疹证属虚寒之麻疹、麻疹误用凉药而转阴证、出疹后虚寒咳嗽、麻疹并寒疝等[16]。在《吴佩衡医案》中记载的儿科医案主要有小儿慢惊风虚寒证、小儿伤寒阴极似阳、阴盛格阳、童子痨脾肾不足且阴寒内生之证等[17]。吴佩衡在临证中,每遇阳气虚衰或阴阳虚损的危急情况时须以“回阳”为第一要义,认为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皆不足,对于肺脾阴寒内生或虚寒所致的病症,治法上侧重温扶心肾之阳气,在《医药简述》中说道“先天心肾,是人身中最宝贵之主要生命线…心肾健旺之人…少火生气;心肾衰微之人,因少火弱,生气少” [18],少火即为人身之正气,故其在组方中多配伍桂、附、姜以温少火而扶助真元,扶正气而祛邪。在吴佩衡留下的儿科医案中,可以发现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回阳、温阳、扶阳的方药来修复机体之正气,从而祛除病理上的阴寒邪气,进而达到机体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的状态。

  4.2 上海著名儿科医家徐小圃推崇吴鞠通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之观点,认为小儿有“肉脆、血少、气弱”之特点,属“稚阴稚阳”之体,且熟谙《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及张景岳《类经》中“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等论述,特别强调小儿阳气的重要性,临证善用温热药物来恢复阳气,祛除邪气。若遇到麻疹初起、透而即隐、壮热有汗、汗出咳嗽、面色青灰、精神萎靡、肢凉不温之正气不支、邪陷内闭之证,徐氏常以扶正温阳与宣散透表并用,方中常加附子以温阳,从而达到扶正驱邪的作用。如遇小儿久泻不止,大便淡黄、夹杂粘液、小便清长、神疲体软、面色萎黄、四肢不温之时,徐氏认为此为久泻伤脾、脾伤及肾,阳气不足之证,治当温补脾肾、助火生土,药用肉桂、附子辛热之品方可奏效。[19]

  2.结语:

  梳理历代儿科温阳学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他们宗《内经》等中医经典,并融入各自独到的见解,为后世儿科温阳学术思想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中医儿科学术领域的寒温之争,促进了儿科临证诊疗体系的成熟,推动了中医儿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受传.儿科温阳学派的起源与现代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08(02):10-16.

  [2]宋.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

  [3]俞景茂.陈文中儿科学术思想探要[J].中医药学报,1983(03):1-4.

  [4]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5]温建恩,刘德荣.《仁斋小儿方论》的用药特点[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03):68-70.

  [6]王健.论杨士瀛儿科脾胃思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02):28-32.

  [7]李奕祺,王小红.《保婴撮要》治疗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5):1-3.

  [8]明.薛铠, 薛己.保婴撮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9]罗菁,王孟清.从《景岳全书•小儿则》探析张景岳的儿科学术思想[J].中医儿科杂志,2007(02):14-15.

  [10]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1]高修安.陈复正学术思想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6):320-323.

  [12]清.陈复正.幼幼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

  [13]李源,郭亦男.吴鞠通《温病条辨》对中医儿科的贡献[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2):126-127.

  [14]清.吴鞠通.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15]唐彦,蒋一珺,吴生元.温阳方药在吴佩衡儿科医案中的运用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7,23(16):36-37.

  [16]吴佩衡.麻疹发微[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62.

  [17]吴佩衡.吴佩衡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18]吴佩衡.医药简述[M].昆明:云南中医学院, 1964.

  [19]刘昌明,刘昌艺,刘弼臣.近百年来中医儿科四大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一)[J].中医儿科杂志,2006(0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