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专题 > 第三届兰茂论坛 > 优秀论文 >

刍议芳香醒脾法与小儿厌食

中医新闻|2016-12-08 17:22|来源:国医在线|中医药网|阅读:

李涵 熊磊 陈柏君 周盈青 黄宇程 许峻(云南中医学院)

(本论文荣获“第三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摘  要:分析了厌食症的发病规律,阐明了芳香醒脾法治疗厌食的理论基础。认为厌食由脾胃不和,健运失常所致。脾喜燥恶湿,脾病多湿邪为患,故治以芳香醒脾,运脾开胃为法,取芳香药物辛温开通之性,复中焦运纳升降之常。脾胃和合,湿浊得化,气机条畅,则胃纳自开。

  关键词:厌食;发病机制;芳香醒脾;芳香疗法;作用机制

  小儿厌食症是指非疾病因素导致的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食量减少、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1]。本病的发生常与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情志失调、他病伤脾等因素有关[2]。其病位在脾胃,病机为脾胃不和,健运失常。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治则,后世医家亦从五脏[3]、虚实[4]、阴阳[5]等方面进行论治。笔者认为,小儿厌食症是以脾胃为中心的整体失调,脾喜燥恶湿,故脾病多以湿邪为患。小儿脾常不足,易为湿困,若加之天地湿淫侵袭,内外相引,则湿邪阻滞,脾胃不和,气机失调。临床可见不思饮食,困倦,舌苔厚腻等。且“土爱暖而喜芳香”,故治疗本病常选用芳香之品,醒脾助运,开胃和中。

  1、厌食发病规律

  厌食是儿科常见病,亦是多种儿科疾病的伴随症状。古代医籍中没有“厌食”的专门记载,此病多作为临床症状散见于医籍之中。如“不思食”(《小儿药证直诀》)、“不嗜食”(《幼科发挥》)、“不能食”(《赤水玄珠全集》)等均是对本病的描述,其归属于中医学“恶食”、“伤食”、及“食滞”等证的范畴[6]。小儿厌食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情志失调、他病伤脾有关[2]。其中,喂养不当为本病主因[7-8]。病机即脾胃不和,健运失常。在治疗厌食症之时,以运脾开胃为基本原则,同时伍以多种治法,如行气、消食、化湿、疏肝、养阴、清热、活血、化痰、温中等[9]。

  现代医学认为,厌食症属于消化功能紊乱的范畴,是一种摄食行为异常的表现[10]。其致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喂养不当、胃肠因素、微量元素锌缺乏、Hp感染等可均导致本病[1]。对其发病规律的探索,由消化道功能水平,上升到中枢调节机制的研究[11-13]。从合理喂养、调整饮食、心理干预、加强运动等方面给予综合治疗;对症治疗常选择胃动力药、微生态制剂、补锌剂及维生素---------

  2、芳香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理论基础

  2.1 芳香疗法溯

  芳香疗法的应用在我国源远流长,众多典籍中均有记载。其肇端于先秦, 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熏燎、艾蒸和酿制香酒的记载, 至周代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汉晋时期, 《神农本草经》等著作记述了如木香、菖蒲、兰草等众芳香药物的性味功效。隋唐以来,不断增多的中外交流,为芳香疗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代的《新修本草》补充了许多新发现的及外来的芳香药,如苏合香安息香、阿魏等;《备急千金要方》则记录了选择芳香药为主体以“辟温”之法。明代方药学兴盛,芳香疗法的实践和研究进步显著。《普济方》中专列“诸汤香煎门” , 较全面地总结了15 世纪以来芳香疗法的经验。《本草纲目》丰富了芳香药物的记录,并介绍了多种芳香疗法的给药方式,如涂法、敷法、扑法、吹法、含漱法、浴法等。自唐宋金元至明, 芳香疗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理论上的总结提高奠定了基础。至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问世,对芳香疗法的作用机理、辨证论治、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作了系统的阐述, 使其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8-19]。

  芳香类中药芳香走窜,能行能散,具有疏表散邪、化湿健脾、醒脾开胃、通窍止痛、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开窍醒神、通阳散结、温里祛寒、辟秽防疫等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小儿厌食、泄泻、发热、呕吐等多种疾病[20-21]。

  2.2芳香醒脾法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以升为贵, 胃气以降为和。脾胃之病多为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常见厌食、泄泻、积滞、呕吐等症。脾喜燥而恶湿, 脾病多以湿邪为患。湿邪困遏气机,则脾胃不和,气机失调。脾喜芳香,香能入脾。芳香药物可凭其醒脾化湿, 开胃和中, 理气行滞之功, 恢复脾胃运纳升降之常。故而,芳香药物可治疗多种脾胃疾患。

  “醒脾”,即是“用芳香化湿健脾药物,祛除湿邪,健运脾气,以治疗脾为湿困,运化无力的病证”(《中医大辞典》)。《活幼口议》载“醒脾散”,用于小儿吐泻不止, 脾困昏沉, 默默不食。李时珍详细阐述了芳香药与“醒脾”的关系, 认为“土爱暖喜芳香”,以芳香药醒脾乃应其所喜, 这一学术观点为后世医家所认同[22]。脾脏运化升清为其常态,恢复其态谓之“醒”。“脾燥则升”,若脾气虚弱, 运化失常, 则“脾生湿”、“ 脾生积”;水湿内生, 或外湿侵袭,困阻脾气,脾阳不振,则“湿困脾”。“醒脾”即是祛除脾之困遏, 复其健运升扬之功能。芳香之品多辛温, 香可通气,辛能走行, 温可燥脾, 畅中焦气机则复脾胃升降之态,化湿助运亦应脾脏喜香之性。

  2.3芳香理脾法与小儿厌食

  《育婴家秘》有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小儿脾常不足,且智识未开,乳食不知自制,饥饱无度。若哺喂不当,或过食肥甘,滥食滋养,或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食不消而成疾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先天不足的小儿元气不足,脾胃薄弱,往往初生便不欲饮乳;若后天失于调养,则脾胃愈虚,难以喂养。如《诸病源候论》云:“小儿在胎时,其母将养取冷过度,冷气入胞,伤儿肠胃……其状儿肠胃冷不能消乳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若罹患他病,伤及脾胃;或病后失调;或攻伐过度;或苦寒温燥之品损伤脾阳胃阴,则致脾胃纳运失常,乳食不得增进。《小儿药证直诀》载:“凉药久则寒,不能食。”《赤水玄珠全集》谓:“不能食者,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以故不思食。”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若暴受惊吓,所欲不遂,环境改变等,可致情志抑郁,肝失条达;且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气横逆,脾土受伐,则不欲饮食。万密斋言:“盖儿初生,性多执拗……易使怒伤肝气生病。”即是对小儿情志致病的阐述。

  脾气通于口,脾和而口能知五谷。脾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以升为顺,胃主受纳以降为宜。胃受谷而脾磨之,脾胃和合,二气平调,则谷化能食。小儿如旭日初升,需源源精微促其生长,然其五脏六腑皆未成全。脾胃功能之稚嫩与小儿对精华之需求互为矛盾,此因潜藏,厌食之病症得机即发。故小儿由饮食不节,先天不足,他病伤脾,情志失调等因素所影响,致脾运胃纳失健,脏腑失调,饮食难入。此即先籍所载:“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且不化”(《杂病广要》)。故厌食病机之关键在于脾胃不和,健运失常。脾喜燥,多湿病。且小儿脾有不足,更易为内外湿邪阻遏,成脾困不苏之态。芳香之品辛开苦降,芳香行散,可化湿燥脾, 开胃行滞。故治疗以芳香醒脾为法,遣馨香芳品,醒脾化湿,开胃和中,复脾胃运纳升降之态。脾醒胃安,健运如常,湿浊得化,气机调畅,则胃纳自开,水谷能食。

  鉴此,笔者常以芳香醒脾法治疗小儿厌食症,选用藿香、苍术、豆蔻等芳香之品。藿香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芳香醒脾,化浊开胃,“为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之最捷之药”(《本草正义》)。小儿脏气清灵,滋腻厚重之品有碍脾胃生发之气。然藿香温而不燥,香而不烈,以轻平之质拨清灵之气,则枢机转动,脾胃安和,饮食有增。“脾健贵运不贵补”,苍术辛温芳香,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为运脾之要药,可疏脾湿而通其滞;脾气健运则饮食得入,精微可输。脾胃失健,水谷不化,则停滞胃肠,可酌加鸡内金等药物宽中健脾,消食磨胃。积滞得消则气机舒畅,运化有常。

【责任编辑:高燕仙】 本篇文章刍议芳香醒脾法与小儿厌食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tcm166.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zhuanti/lanmao3/yylw/21498.html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news_default/news_content_sideba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