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伏邪角度讨论痤疮的治疗
多数医家从实热、湿热论治痤疮,然而证之临床,痤疮也有阴证和阳证之分,而且阴证痤疮并不少见,大多表现为伏寒郁而化热。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云:“汗痨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这是中医对痤疮病机最早的论述。张介宾注曰:“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形小节,是名曰痤”。指出阴证痤疮的病机为风寒伏邪郁结皮肤。
《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寒主收引,感受寒邪后,若全身受寒或受寒较重,常常会皮肤腠理收缩,而见恶寒发热、无寒之证;若受寒较轻或为局部感寒,卫阳不固、风寒侵袭、局部腠理收缩,阳气被郁,病根埋下,郁结日久局部化热发为痤疮。故伏寒化热是造成痤疮的重要原因。
阴证痤疮多为结节囊肿性痤疮,初起损害多为黑头粉刺,加以挤压,可见有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皮疹顶端可出现小脓疱,破溃或吸收后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小凹状疤痕。
4、验案:
1、张某,女,20 岁大学生,面部囊肿型痤疮四年余,时好时坏,见面颊部脓疱较密集、红肿,但仔细观察鼻根青紫,皮肤黄暗,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仔细询问得知患者高中时冬天喜食冰激凌,之后开始出现痤疮、痛经,现平时喜食热饮,便秘(大便不干但解便很费劲,总感觉解不干净),稍吃不合适就拉肚子,肚子怕凉,经期疼痛。予附子理中汤加味。
党参25 g 炒白术40 g 干姜40 g 制附子10 g 炙甘草35g 茯苓20 g。
嘱其勿食寒凉之品,如食欲恢复好好吃饭。坚持服药近二个月,脓疱消退而遗留红紫印痕,吃饭恢复,大便每日一次,因开学汤药停服而改服附子理中丸三月,暑假回来皮肤基本恢复,偶有粉刺出现但无脓疱。
按语: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究其本源为脾胃虚寒,寒湿太重,土湿木郁,郁而化热,热循阳明经发于面部。故以大剂温中补虚药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从根本上祛除病因。
2、唐某,男,22岁,面部痤疮半年余。自诉经常熬夜,口干、眼干,手足畏寒,眠差,饮食可,大便时干时稀,舌红苔薄黄边有齿痕,脉细滑。予麻黄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 陈皮10g 茯苓10g 法夏10g 桔梗10g 栀子10g 白术10g 枳壳15g 苍术10g 厚朴15g 连翘15g 甘草5g嘱其注意保暖,忌生冷寒凉之品,避免熬夜。服药一周后效果明显,效不更方,继服一月后原有面部痤疮明显消退,继发痤疮偶发,停药。
按语:患者出现痤疮表热证的同时出现畏寒、四肢不温,喜食热饮,脉细等虚寒证的表现。受风易感风寒、阳气被郁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素体肺卫气虚,卫阳不固同时素体虚寒,寒从中来。多表现为以阴证、寒证为主的里寒外热、寒热错杂或上热下寒之证。在论治时应以温通经脉,散寒解郁为主,佐以发散风寒之发散药,使邪有路可出,表里同治,效果更佳。
痤疮的治疗,除上述的内治法,同时可配合针灸、放血疗法、中药外敷等外治法,内外同步,效果更加显著。
四、结语
伏邪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近年来, 已有众多医家从各角度、各方面对伏邪理论进行了论述, 然却少有人将痤疮的发病与治疗与之相联系并进行深入探讨。痤疮作为青春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反复, 缠绵难愈,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若能从伏邪致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痤疮,抓住其发病的本质,做到见微知著,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对痤疮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继学.“伏邪” 探微[ J] .中国中医药, 2003, 1(1):12 -13 .
[2] 冮顺奎,李雷,侯敏 伏邪理论与临床[M].第一版.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3] 冮顺奎,李雷,侯敏 伏邪理论与临床[M].第一版.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4]吴志华.皮肤科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14.
[5] 孙凯亮. 杨柳教授有关痤疮学术思想和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