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荣获“第三届兰茂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摘要:目的:研究管氏“通腑活血法”思想研究方证配伍特色。方法:文献研究和现代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结果:发现其创新了诸多的用药特色,且主要通过泻下和化痰宣降肺气的药物通腑气,消食化积和活血化瘀行气的药物来行气活血以治疗危重症患者。结论:对于现今中医的脏腑实证以及临床上心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患者,都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依据。
关键词:管氏;通腑活血法;方证分析
Medical Guan's lanmao descendants of the Qing dynasty's "tongfu huoxue" thought card analysis overview
Liushu,Wangzhen[1], Qinzhu[2]
(Yunnan college of TCM Kunming)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uan's "tongfu huoxue" thought card compatibility features. Methods: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its innovation have many features. And, through purgation Xuan descending of lung Qi and resolving phlegm drugs bowel gas, digestion of the products and drugs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Qi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onclusion: for today's empirical and clinical care of TCM Zang-Fu organs respiratory failure, renal fail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have a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clinical evidence.
Keywords: Guan's; Tongfu Huoxue Method;Syndrome analysis作者简介:刘舒(1992~),女,山东荣成人,云南中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
[1]王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通讯作者:秦竹,女,e-mail:ynkmqz@163.com.
管浚,兰茂的传人之一,为清代咸丰年间医家,字文明,号天音,为清代禀生,咸丰年间补博士,通物理、天文、诗词、画尤擅长,其继承和发扬了祖辈们的医学理论,精通医理,临证精熟,被授予“六氏名医”的金匾,管浚与其兄管暄共同整理、增补《滇南本草》,撰写《医门揽要》,保存至今的手迹有《秘方》三册,他在昆明市杨林创立了“万春堂”诊所,研制了100多种散、丸、丹、膏剂,其中“杨林丸”“百解丹”“霜雪散”“白马膏”“八宝丹”等,现今经过其重孙管鹏声教授临床研究证明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1、通腑活血法概述
腑气的通畅在中医的治疗中非常重要,有“大便通,则一通百通”的说法,历代医家对于通腑法程度的看待,大都主张以大便的通畅与否为依据。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法之一,具有调畅血液运行,通经络的作用。中医认为,凡属血液运行不物.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均可应用此法。
危重病症的患者大多腑气不通,同时病情已入血分,气能行血,气滞则血行不畅,出现血液淤滞,“久病必有瘀”,腑实不通会导致气滞进而血瘀,而久病产生的瘀血由于“瘀则不通”会导致并加重腑实不通的表现,故危重患者大多是腑实不通与气滞血瘀并见,二者互为因果,气血上逆于头。通腑活血法奠基于汉代张仲景,发展于金元四大家的张从正,清代吴鞠通时得到完善,管浚作为清代咸丰时期的医家,也对此法采取了充分的应用。作为管氏医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除了中医方剂学的基本配伍理论及治法,也自始至终贯穿了管氏医家“六腑通,气血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指导原则。
2、管氏“通腑活血法”的概述
清代医家管浚的一些“秘方”中处处渗透着通腑活血的特点,即“六腑通,气血活”的思想,他采用泻下剂与活血化瘀药合用为主的治疗大法,用于治疗高热、昏迷、亡阳、二便不通等诸多的危重病症。历代医家应用通腑活血法治疗疾病的诸多方剂中应用频次最大的主要是泻下的大黄和活血化瘀的桃仁,以管浚为代表的管氏医家则有自己的用药特色。
近代的大量临床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通腑活血之药物具有排除胃肠积滞、毒邪、抗炎、对抗细菌和毒素及调节免疫的作用。在危重病症中使用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腹胀和腹腔脏器水肿,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清除脑水肿和肺水肿,对呼吸衰竭、急慢性肾功衰竭、DIC、ARDS等均有确切的疗效。
“杨林丸”、“冷水丹”、“霜雪散”、“四消丸”等丸、散、丹剂是管浚手迹的秘方里最具代表的几个通腑活血方剂,共计7首。“气血不活,百病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复发则死”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通腑活血法主要针对危重病症,因此常常是六腑不通与气滞血瘀并见。杨林丸的药物组成主要是巴豆、厚朴、朱砂等;冷水丹主要有巴豆、朱砂、川芎等药物;霜雪散中主要含有巴豆、桃仁、石菖蒲等,其他诸如“苦参丸”、“黎洞丸”、“退热止惊丹”等通腑活血的方剂中也应用了通腑的大黄、活血化瘀的桃仁、赤芍、丹皮、川芎、三七、血竭、乳香以及镇静安神的朱砂等。通过药物的应用以及频次可以看出,管浚提倡的“六腑通,气血活”的思想主要代表药物就是巴豆、大黄、桃仁、川芎、朱砂等等,其不但吸收了《素问》和《金匮要略》,与历代医家不谋而合但又增添了自己的用药特色。其中代表方剂“杨林丸”最早为明代兰茂先生传授给弟子管群芳,清朝管浚在编汇《滇南本草》时将“杨林丸”进行改造,改名“杨林红黑丸”,管氏以该方为代表的渗透“通腑活血法”的诸多方剂中通过泻下的药物通腑气,消食化积和活血化瘀行气的药物来行气活血。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但同时气也要依赖血才能到达全身,所以气血的运行对人体至关重要。
管氏“通腑活血法”的用药特点分析:
通过分析管氏“通腑活血法”的7首方剂中,做出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表一:前10位药物频数分布表
从药物频数分布可以看出朱砂、巴豆、赤芍、川芎、麝香和甘草等6味代表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分别发挥着镇惊安神、泻下攻下冷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行气和开窍之功,这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就是朱砂,朱砂的重用起到镇惊安神,对于危重患者起到明显的宁神作用,然现代有实验研究表明,朱砂产生的所谓药效即是汞中毒的表现,因此现今已应用较少,其中巴豆的重用是一个显著特色,其认为巴豆辛热,可以攻下冷积,荡涤肠胃之沉寒痼冷。赤芍、川芎的应用是“气血活”的典型用药特征,诸药的重用,在危重病症的治疗中,从六腑与气血的关系处着手,体现出管氏“六腑通,气血活”的思想精髓。
下一篇:吉勤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