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在线讯 12月17日,云南省第二届中药材产业科学发展交流会暨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2016)年会在昆召开,此次会议汇集300余位专家学者、中药材种植企业参加。会议现场,多位省内外中药材领域的学者专家做主题报告,正本清源,优化供给,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品耀、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苏豹、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崔秀明等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致辞。
建立中药材种植追溯体系增强“云药”竞争力
交流会还举行了药材可追溯公司签约仪式,与会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中药材种植基地当前形势及新形势对种植企业的新要求、云南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解读、中药材种植追溯、三七地上部分综合开发利用、创新促进中药材品种制度化发展、重楼组培技术的突破与拓展、白及栽培技术与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生物制药是云南省最重要的名片之一,而中药材则是实现云南生物制药产业腾飞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据介绍,2015年,云南省药品销售总额达668.54亿元,在全国列居第九位,其中,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完成42.13亿元,今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下,药品销售依然保持12%增长速度。目前,云南省正在积极推进中药材追溯体系和中药材大数据平台建设,昭通、文山、红河已经与承建集成商签订项目推进合同,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通过追溯体系建设,将提高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强化流通环节安全,推动云南省质优、高品质的特色药材走向全国,促进中药材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流通方式转变。在追溯体系基础上,云南省将结合大数据、互联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特色药品种植、加工、市场等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数据收集、分析管理,真正实现从种植、初加工、流通、生产到使用等各个环节贯通,提高中药材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三七规模化种植(资料图)
区位优势与产业瓶颈并存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产业自然条件优越、种质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然而发展中的云南省中药材种植产业遇到了瓶颈,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监管空白、种子价格不合理、缺乏种源权威购销平台、种植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中药材野生种源(种子种苗)被严重破坏等。总的来说,云南中药材种植行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中药材种源购销、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三项流程中,云南省及全国均缺乏技术标准及质量标准的规范;第二、云南省中药材种植企业选择种植方向缺乏准确的数据指导,急需开展云南省中药材种植信息调查统计工作,通过调查信息提供市场预警,平稳市场供需;第三、云南省中药材种植企业对打造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意识淡薄;第四、优质优价的市场通道缺少,阻碍企业追求产品高质量的积极性。
中药材种植产业位于中医药产业链的最前端,为中医药产业提供基础原料,为此,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对中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取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云南有药用动物、植物、矿物6559种。其中中药材种类之多居全国首位,所产药材久负盛名,自古就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的说法。云南药材种植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中药资源种类。云南地势纵横起伏,高低海拔相差近6000米,地形地貌复杂盆地、河谷、丘陵、山原、高原相间分布。气候涵盖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个气候类型国内外多种药用植物都能在云南找到适宜的生态环境这是云南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不可多得的优势条件。
灯盏花采收(资料图)
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云南发展药材种植业的一大好处是能够让农民增加收入,发展药材种植,也是云南省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项目之一。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相比,云南山区较多,大多数农作物种植成本较高,再加上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因此要发展农作物种植存在先天不足的制约因素。但通过发展药材种植业可以扬长避短,因为中草药收割后能够干燥存放,这些特点能够化解云南交通不便的弊端。为助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将继续发挥协会在品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配合相关政府部门、挂钩扶贫单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及培训服务,派出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利用中药种植产业帮助云南省实现攻坚扶贫任务。同时,协会专委会将继续发挥产业技术支撑作用,根据产业需要开展最专业的产业技术培训,配合政府完成产业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制定,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