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晚上之所以可以安眠,一是气机下降,二就是心阳潜藏。只有阳气收藏了,阳入于阴,心神才能安宁,人才能入眠,或者深睡眠。可是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健,胃有积滞停留,脾胃升降失常,阳气不收,向上漂浮,心神被扰,这样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了也是浅睡眠,梦多。《伤寒六书-不眠》:“若为阳所胜,故终夜烦扰而不得宁。”所以脾胃虚弱的人,睡眠都不会太好。但是饮食不节,肠胃受损,宿食停滞,扰及心神,是致使现代大多数人不得安眠的主要原因。不管老人大人小人,吃得太好太多,已经成为了一个特别严峻的社会问题。
老人本来应该是清淡饮食的,但是因为有很多是和孩子们一起住的,一家人只有晚饭可以在一起好好吃,所以他们早上和中午都随便糊弄一下,然后晚上做一桌子菜,吃的很油腻。而年轻人白天上班匆忙,也只有晚上这一顿可以吃得比较轻松安稳,约饭也都是在晚上,所以一天就指着晚上这一顿了。孩子呢?更别提了……
所以说我们能“胃和”吗?再加上大多数人吃完饭就宅在家里不动了,胃中有积滞就成了常见的问题。很多妈妈都问我,为什么孩子晚上睡不好,翻身翻的象在床上烙饼?那你们想一想,是不是为了给孩子增强营养,晚上给孩子吃的太多太好了?老人家晚上要想睡得安稳,多出的那一口菜和饭,就别强压着自己吃了。如果怕浪费,以后就少做点儿。就算偶尔浪费点儿饭菜,也比把脾胃吃坏了,上医院吃药省钱。
晚上最好的食物,就是粥。对脾胃最好的营养,不是贵的,而是“能吸收能消化”的。粥里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脾胃吸收,变成了水谷精微,去滋养你的五脏六腑了。所以能被吸收的才是营养。晚上少吃点儿,吃得健康点儿,减少脾胃的负担,其实就是保养脾胃最好的办法,比吃什么补药效果都好。自古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自《内经》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后,历代医家都对其十分关注,对其治疗失眠的指导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医学心悟》有云:“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意思就是由于饮食积滞,胃气不降,难以入睡,都可以用保和丸消积化滞。
当然,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有因原有正常的生理节律被打乱所致。以上是中医对失眠其中一种病因病机的阐述。如果通过饮食调理,症状没有改善,还是要通过相关的消化系统检查来确诊疾病的类型、进展程度如何,再给予系统的治疗,争取早日治愈胃病,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改善“卧不安”。
作者简介
何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就职于昆明市中医医院,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的外感、咽炎、咳嗽,以及消化系统的胃脘痛、吞酸、嘈杂等疾病。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中国社区医师》、《中国医药指南》、《新中医》等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编《二十四节气医疗保健》1部著作。参与在研项目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