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临床

您当前的位置: > 学术临床 > 疾病临床 >

胃痛、咳嗽、百日咳、痢疾、感冒,彝医药专家免费送良方喽!

2015-12-01 13:43 来源:国医在线 发布人:代叶丽 浏览:

  编者按:彝族医药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大量的药材资源和实践经验令彝族医药在用药和治疗方面特色鲜明,疗效卓著,相比其他传统医药,彝医用药更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特别是喜用善用动物药。楚雄州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敏是云南省名中医,对彝族医药有深入的研究,在彝药运用于临床各科方面有独到见解,下面以内科为例介绍下彝药方剂在内科疾病中的运用。

  一、感冒

  1、处方:桔皮20~30克,生姜5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本草拾遗》记载:本品性凉,味甘酸。可下气调中、化痰、醒酒。彝医认为本品性温,有芳香开窍,散寒解表,止咳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配生姜可加强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

  【来源】摘自《彝医植物药》。

  2、处方:野花椒6克,野花椒根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彝医用果实和根入药,有顺气止痛,祛风除湿,发散风寒的作用。是四川凉山、云南楚雄彝医常用药物之一。

  【来源】摘自《彝医植物药》。

  3、处方:坝子花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坝子花,又称狗尾巴草、土香薷等,为唇形科,坝子花植物。汉医古代本草未载此药。有关此药的成分、药理、临床等均未见报道。在彝族地区流传于治风寒感冒。

  【来源】摘自《彝医植物药》。

  4、处方:异叶泽兰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本品又名红升麻佩兰草等,为菊科,泽兰属植物。有发散风寒,透疹解毒,活血祛瘀作用。

  【来源】摘自《彝医植物药》。

  5、处方:透骨草40克,红升麻15克(内服方);透骨草400克(外用方)。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三次。服药时加白酒少许,趁热服下,使其微发汗,增强疗效。外用方用水煎后,熏洗周身关节。

  【按语】透骨草为杜鹃花科白珠树属滇白珠。本品又名满山香、洗澡香、九里香等。彝族地区广泛用于风热感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劳伤腰痛等,疗效显著。

  【来源】摘自《彝药志》。

  6、处方:蜘蛛香15克,雄黄5克,冰片2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放在香包内,每包5克,挂于胸中。

  【按语】本方法是彝族民间最喜欢用,对于预防流行性感冒时有一定作用。

  【来源】《启谷暑》。

  二、痢疾

  1、处方:惊风草20克,草果2个,甘草5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惊风草彝药名为特咪鹿吉。性寒味苦微辛。功能为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彝医用于治疗赤痢、崩漏、痔疮出血等。若赤痢伴发热,便下脓血达每日六七次,按上方再加黄连葛根、疗效更佳。

  【来源】摘自《彝药志》。

  2、处方:大黄10克,翻白叶15克,月乌鸡10克,峨列施甫10克,石榴皮15克,白头翁15克,三棵针、过路黄10克。

  【用法】冷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此方治疗湿热性痢疾有效。月乌鸡和峨列施甫为彝药名,汉药名待考。

  【来源】《彝医植物药》。

  3、处方:红毛木树尖梢25克。

  【用法】冷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本品为山茶科植物红毛木树的尖梢。功为止痢止泻。临床用药时可与其他药物配伍。

  【来源】《哀牢本草》。

  4、处方:葛根15克,马鞭草根25克,杨梅根皮20克,覆盆子根20克,红糖10克,生姜2片。

  【用法】冷水煎服,每日三次。

  【按语】彝医民间用此方治疗痢疾有较好效果。

  【来源】摘自《洼垤彝族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