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学习 > 中医内科 >

浅议抑郁症的中医归属

2010-04-27 08:38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关键词:抑郁症 郁证 六郁证 五脏郁证 百合病 脏躁 解迹

  摘要:本文阐述现代医学常见的情感性精神疾病—抑郁症在中医学中相类似病候的记载,如郁证、癫症、百合病等,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中医归属,并为临床辨证治疗抑郁症提供借鉴,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现代医学认为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上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特征;其发作的一般诊断要点为: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悦感;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持续的疲劳感;3、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活动明显减少;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明显下降;6、反复出现死亡念头,或有自杀行为;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明显减低。

  那么,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又是如何?现代研究中医的人士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抑郁症应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有的认为应属“脏躁”,还有的认为应属“癫证”、“梅核气”等等。本文将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诊断症状与古医籍文献记载有关“郁证”等病症进行对照,来探讨抑郁症的中医归属。

  郁证

  中医学的“郁证”,是指因情感拂郁,气机郁结不舒,而逐渐引起五脏气机阻滞所致的一类病证。其名出自《内经》。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证包括情志、外邪、饮食等因素所致的郁症。狭义郁证多指因七情所伤而致的气机郁滞之证。其主要症状如《景岳全书·郁证》所言:“忧郁伤脾而吞酸呕恶”,“若忧郁伤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若忧思伤心脾,以致气血日消,饮食日减”。再如《赤水玄珠·郁证门》云:“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脾郁者,中脘微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肾郁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浊或淋,不能久立。”由此可见,郁证所表现出的饮食减少,倦怠乏力,健忘等等,与抑郁症是相符的。因此,勿容置疑,抑郁症应隶属于郁证的范畴。

  六郁证

  中医学的“六郁证”,是由情志不舒,进而致血滞、痰结、湿聚、热郁的病证,即气、热、痰、湿、血、食、等六种郁症的总称,其名出自《丹溪心法》,常以精神抑郁、胸闷纳呆,以及瘀、血、痰、湿、食、热等实邪阻滞的临床表现为特征。可见,抑郁症与六郁证有某些相似的症状,特别是抑郁症临床上多见因情志不舒为主因而发病,其表现也与六郁中的因气、痰导致的郁证极为相符,因此抑郁症应隶属于六郁证的范畴。

  五脏郁证

  中医学的“五脏郁证”,是由情志所伤而致五脏气机郁滞的病证。其名出自《证治汇补》。五脏郁证包括心郁、肝郁、脾郁、肺郁、肾郁,《赤水玄珠》称五脏本气自郁证,根据《赤水玄珠·郁证门》所叙述的五脏郁证临床表现,可知现代医学的抑郁症应隶属于五脏郁证的范畴。

  脏躁症

  中医学的“脏躁症”,是指妇人无故悲伤,不能自制,甚或哭笑无常,频作呵欠者,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多见于妇女产后、绝经期等,这与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等有某些相类似。因此,研究和治疗妇女抑郁症,尤其妇女产后、更年期抑郁症可从脏躁症来探讨。

  癫证

  中医学的“癫证”,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作为临床特征的病证。癫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称颠疾,癫名出自《内经》,亦称巅。《证治要诀》称心风,《景岳全书》称痴呆,《辨证录》称呆病。明·李在《医学入门·痰类》描述其症状曰:“颠者,异常也,平日能言,颠则沉默;平日不言,颠则呻吟。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可见现代医学的抑郁症也隶属于癫证的范畴。

  解

  中医学的“解”,是以肢体倦怠,筋骨肌肉涣散,神疲乏力为主的一类病证,其名出自《素问·平人气象论》:“尺脉缓涩,谓之解。”《类经·疾病类》曰:“解,懈也;,迹也。身体解,谓不耐烦劳,行迹困倦也。”又《类经·脉色类》曰:“解者,困倦难状之名也。”同时指出了解系困倦乏力的一类病症,常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见,抑郁症中精神运动性抑制应类似于解的病证。

  百合病

  中医学的“百合病”,是以神情不宁,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睡,欲行不能行,欲食不能食,似寒无寒,似热非热,口苦,尿黄等为主的一类病证。其名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并将其症状描述甚详:“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可见,抑郁症与百合病有某些相似的症状,但百合病较抑郁症要严重得多。

  梅核气

  中医学的“梅核气”,是以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善太息,呃逆恶心为主的一类病证,以妇女多见,并反复发作,时好时坏,其名出自《赤水玄珠》。《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诸气治法》对其病因证候有详细记载:“四七汤,治七情过节,七气病生,郁结生痰,如絮如膜,凝结喉间,咯之不尽,咽之不下,名曰梅核气。”妇女因情志之变而导致的抑郁症常常与梅核气有某些相似的症状,因此,辨证治疗妇女抑郁症也可从梅核气入手,不失为拳拳之策。

  懊证

  对于懊证,现代中医工作者论述不多。懊,即懊恼、烦闷之意。首见于《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目赤心热,甚则瞀闷懊”,历代医家专篇论述不多,直至清·孙德润《医学汇海·懊证》云:“凡伤寒误服下药,以致阳邪内陷,郁闷不舒,虚烦不寐,颠倒不宁,欲吐不吐,名曰懊证。”此外,金·成无己、清·何元长等皆认为懊证关键在于“烦”。据文献记载的懊证,如郁闷、虚烦等,可出现在抑郁症临床表现中,那么,这两种病证还是略有联系。

  以上仅简单列举了中医学中在症状表现上与现代抑郁症有某些相似的病证,可为临床辨证治疗抑郁症提供一些信息。历代医家对病证的命名往往是以某一症状或病因等来命名的;或者古代的一个病可包括现代医学的多个病,例如郁证包括抑郁症;或者古代的一个病只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症状,例如抑郁症疾病过程中可见解等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9) 冯文林 梅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