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呼吸道疾病中的感冒、急性扁桃体、支气管炎、肺炎等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可导致这些疾病反复感染,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还可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风湿病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年龄多见于6月~6岁,尤以1 ~3岁的婴幼儿最为多见。本病属中医“虚证”范围。
【病因病理】
小儿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之体,藩篱疏松,卫外功能较差,对疾病抵抗力不强,易受外邪侵袭,肺司呼吸,又主皮毛,故肺脏病证最为多见。若小儿肺脾虚亏,或先天禀赋不足,体质柔弱,或属人工喂养,饮食长期失于调理,或少见风日,户外活动较少,表气虚弱,卫外不固测可因正气不足,御外乏力,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总之,本病的病位在肺,但与脾肾两脏有密切关联。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常在6月~6岁间,尤以1~3岁婴幼儿多见。春、秋、冬三季好发,夏季较少见。
2.以反复不断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为主要征象。旧感初愈,新感复起,上呼吸道感染一年达5~7次,下呼吸道感染一年达2~3次。发病特点为病程长,每次上呼吸道感染可达10天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可达3周以上,或初期是上呼吸道感染,很快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3.平时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偏低,微量元素锌缺乏。或有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有轻、中度贫血J线胸片在未感染时,可无异常或有两肺纹理增多增深。
【辨证分型】
1.营卫不和症状:反复感冒,面眈神疲,午后低热,自汗盗汗,恶风怕热,纳呆食少,形体较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有花剥,脉细软稍数。
证候分析:营卫不和,营气不能内守,卫气不能卫外,易受外邪侵入而发病,故反复感冒,恶风怕热。
表卫不固,腠理松疏,津液不藏,则自汗盗汗。脾已受损,故纳呆食少,形体较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稍数,均为营卫不和之象。舌苔花剥,已损及阴分。
2.肺脾两虚症状:易反复感冒咳嗽,面色萎黄乏华,纳呆食少,大便稀薄,形体瘦弱,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动则多汗,毛发黄软,时有咳嗽,喉中痰声,心悸气短,舌质淡,舌苔白,脉细弱。
征候分析:后天失调,人工喂养,或饮食长期失于调理,肺脾两虚,卫外不固,故易反复感冒咳嗽。肺气虚者,毛发黄软,动则多汗,时有咳嗽痰声,心悸气短。脾虚气弱,则面色萎黄乏华,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脾虚运化失司测纳果便稀。脾主四末,脾之气阳不足,则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肺牌两虚之象。
3.肺肾不足症状:经常感冒咳嗽,面色?s白,肌肉松弛,自汗盗汗,夜寐不宁,走路不稳,或有鸡胸龟背,囟门迟闭,立、行。齿、发、语迟,发育迟缓,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生长发育迟缓,肾主骨,肾虚则骨弱,故走路不稳,或有鸡胸龟背,立、行、齿、发、语迟。肺气不足测卫外不固,易感冒咳嗽,自汗盗汗,面色皖白等。苔白,脉细,均为肺肾不足之象。
【分型治疗】
1.营卫不和治则:扶正固表,调和营卫。
主方:黄芪桂校五物汤加减。
加减:汗多者,加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午后低热,加青蒿10克、白薇10克;纳呆食少,加神曲10克、谷麦芽各10克;舌花剥,加生地10克、功劳叶10克;时有稀咳,或咽部不舒,加鱼腥草15克、白菊花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益卫气,调和营卫的方剂。
方中黄芪补益卫气,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桂枝10克 自芍10克 生姜2片 大枣5枚 功劳叶10克 牡蛎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 神曲10克 鱼腥草15克 生地10克 炙甘草6克
2.肺脾两虚治则: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主方: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减。
加减:汗多,加橹豆衣10克、碧桃干10克;纳呆食少,加山药10克、扁豆10克;大便稀薄,加煨葛根10克、炮姜炭10克;余邪未清,时有咳痰,加川贝母10克、黄芩10克、板蓝根15克。
主方分析:玉屏风散为益气团表止汗要方,方中黄芪补气固表,白术益气健脾。防风走表而祛风邪。
生脉散为益气养阴敛汗之方,方中人参补益元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还能敛阴止汗。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白术10克 防风10克 太子参15克 五味子6克 麦冬10克 牡蛎30克(先煎)碧桃干10克 山药10克 扁豆10克 川贝母10克 炙甘草6克
3.肺肾不足治则:补益肺肾,填精固表。
主方:河车大造丸、生脉散加减。
加减:自汗盗汗,加龙骨30克(先煎)、浮小麦30克;夜寐不宁,加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时有咳痰,加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10克。
主方分析:河车大造丸为补益肺肾,滋阴清热的方剂,方中紫河车(胎盘)大补精血,人参益气生津,地黄、龟版滋补肾阴,杜仲、牛膝补肝肾,天冬、麦冬养阴清肺,黄柏滋阴清热,砂仁行气醒脾,茯苓渗湿健脾。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方中人参益气,麦冬养阴,五味子敛肺。
处方举例:
党参10克 熟地10克 麦冬10克 五味子6克 龟版15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0克 黄柏10克 茯苓10克 龙骨30克(先煎)川贝母10克 甘草6克 胎盘粉3克(吞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恢复期没有感染时,也常有轻微咽红,喉间有分泌物,或清晨及夜间稀咳等,中医认为属余邪未清,在运用上面三种治法时,务必注意在扶正祛邪同时,选用一二味清肺、利咽、化痰的药物,如板蓝根、黄芩、鱼腥草、连翘、菊花、川贝母等在内,可加强预防呼吸道感染作用。
【中成药】
1.玉屏风散口服液 每日2次,每次1支口服。适用于肺牌两虚。
2.复方胎盘片 每日3次,每次2片吞服。适用于肺肾不足。
3.金水宝胶囊 每日3次,每次2片吞服。适用于肺脾两虚和肺肾不足。
【简便方】
1.黄芪10克,红枣10枚,煎汤代茶,连用1~3个月。
2.黄芪10克,菟丝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鸡内金10克,甘草6克,煎汤服,连用1~3个月。
3.生晒参3克,冬虫夏草2~3条,枸杞子10克,煎汤内服,冬虫夏草煎后嚼服。一周服2次,连用l~3个月。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居室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空气新鲜,要注意环境清洁卫生。
2.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直接接触太阳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按时预防接种。
3.注意饮食卫生,营养要合理,富于蛋白质,保证多种维生素摄入。注意冷暖,穿着不宜过热,也要防止受凉,注意保护颈部及两手臂处不使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