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属望诊范畴。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征象,称为舌象。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测病情进退,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
舌的形态结构 舌附着于口腔底、下颌骨和舌骨,是由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有感受味觉、调节声音、搅拌食物、协助吞咽等功能。舌很软,形状及大小可以变化,在安静时舌扁平而长。舌分为舌体及舌根两部分,其间有一条人字形界沟。舌体的上面称为舌背(又称舌面),下面称为舌底,两侧叫舌边,前端叫舌尖。舌背黏膜层薄而透明,黏膜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总称为舌乳头),后两者内有味蕾可感受味道。丝状乳头上皮浅层细胞轻度角化,故凡有其覆盖的舌面均呈微白色。丝状乳头有轻微而持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故在病变时可增长如毛发状。菌状乳头位于舌边、舌尖,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可用肉眼识别,透过上皮隐约可见其固有膜内的毛细血管,使菌状乳头在活体表面呈红色。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很丰富,可灵敏反映机体变化。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灵活自如,颜色淡红而红活鲜明,胖瘦大小适中,无异常形态。舌苔色白,颗粒均匀,薄薄地铺于舌面,揩之不去,其下有根,干湿适中,不黏不腻。肉眼观察,正常舌象为薄白苔、淡红舌。正常薄白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咀嚼吞咽动作及饮食、唾液冲洗,可使丝状乳头间的物质及角化上皮脱落清除,而仅留一层薄白舌苔。淡红舌的形成,与舌乳头内良好的微循环状态有关,其中菌状乳头内微血管较丝状乳头丰富,故淡红舌的形成与菌状乳头数量的关系尤为密切。健康青少年舌尖部菌状乳头占乳头总数的70%,丝状乳头占30%,而老年人舌尖部菌状乳头减少,仅占45%,故老年人淡红舌比例大大低于青少年。由于舌肌的红色尚须通过一层白色半透明角化的黏膜层透出,因此当肉眼观察时便呈现淡红色舌质。
舌与脏腑的关系 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太阳经筋的分支结于舌本,手少阳经筋入系舌本,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等。舌通过经脉、经筋、经别与心、肝、脾、肾、胃、膀胱、三焦各脏腑有着直接联系。而肺、胆、大肠、小肠等,通过经络的间接联系与舌相通。五脏六腑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与舌相连,其精气上荣于舌。因此,脏腑的病变影响精气的变化,同时也反映至舌象上来。在脏腑中,心、脾、胃、肾与舌的关系尤为密切。舌为心之苗窍,心气直接通于舌。心主血脉,主神志,血脉虚则舌质淡,血热盛则舌质深红,神志不清则语言声音失常,舌卷缩。舌苔为胃气熏蒸所生,舌苔的变化直接受脾胃功能变化的影响。肾主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归藏于肾。肾之经脉上挟舌本而通舌下,舌下金津、玉液两穴为津液上泛于口的孔道,而直接影响舌体的润燥、荣枯。因此,肾水的盛衰,甚至全身精气的变化也反映于舌。所以五脏六腑的变化均可从舌象察知。
根据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在临床上,将舌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部分,而分别与各脏腑相配。因心肺居上,舌尖候心和肺;脾胃居中,舌中候脾胃;肝胆之脉布于两胁,所以舌的两边候肝胆;肾居下焦,舌根候肾的变化(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