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医学习 > 辨证论治 >

脏腑辨证-脾与胃病-脾阳虚

2010-04-15 10:32 来源: 发布人: 浏览: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

    主要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由滑。脉沉迟无力。

    病机分析: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故腹胀纳少;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末,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皆为阳气亏虚、寒湿内停之症。

    相似证候的辨别:脾阳虚即脾气虚加上寒象,所以不难与脾气虚鉴别。但脾阳虚有许多兼证,如可出现腹泻,或水肿,或白带清稀。这里均要排除邪实存在才能成立脾阳虚的诊断。这里的邪实主要指湿。

    辨证注意点:此证往往亦有着较长的病史,逐步发展而来,再抓住三条:①脾的病位指征,如胃口、消化能力、肌肉等表现情况;②阳虚指征;③排除邪实,主要是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