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个姓王的秀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由于他伏案苦研读,呕心沥血著文章,久而久之,患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愿意见灯火和阳光,后来竟然连人也不敢见了。
家里人很着急,请来了当时的名医李建昂。李建昂询问和察看了王秀才的情况后,没有开一个字的处方,而是拿起秀才的文稿,在明亮处高声朗读起来。李建昂读他的文章有一个特点,不仅断错句而且还故意读错字,好好的一篇文章,经他一读面目全非。此时,卧病在床的王秀才听到自己的文章被人读得走了样,前言不搭后语,气愤至极,一时竟忘了怕光怕人的恐惧,冲过来夺走李建昂手中的文章说:“你怎么这样糟蹋我的文章?”说完便高声朗读起来,读罢几遍后,竟然觉神清体舒,不再畏光怕人了。
这时,李建昂才郑重地对秀才说:“你终日沉思苦虑,肝气郁滞,故避光而不喜欢与人接触。只有激怒之法,才能有升阳抑阴、疏肝理气、畅情达志之效,故可除你的喜暗怕人之疾。”
清雍正元年(1723年),上海崇明县有一张姓读书人,酷爱读古书。尤其喜欢读《西厢记》,因羡慕书中张君瑞的艳遇,自己还改名叫张生。从此,废寝忘食,捧着《西厢记》百看不厌,以致日夜思念书中的崔莺莺小姐,竟相思成疾,卧床不起了。家人甚是着急,多方求医,却没有医好。
正逢名医林之翰赴沪访友,张生父母久闻他的大名,就把他请来诊治。林之翰到时,张生反复呻吟轻语:“我的莺莺小姐,为什么还不来呀。”林之翰掀开帐子,只见他形容憔悴,情至昏迷,枕边还放着一本《西厢记》,立即明白了病因。又给他把了脉,有了一套治疗方案,就吩咐他家人如此这般去做。
当天深夜,张生又在轻呼莺莺时,只听门外有女子的应答声:“张郎,莺莺来了。”张生闻声一跃,下床点灯,一边疾步去开门,一边惊喜地说:“请进,快快请进。”门开启后,“莺小姐”翩然而入,张生举灯一看,竟吓得连退数步,原来来的不是闭花羞月的崔小姐,而是满脸皱纹的一老妪。他惊恐地问道:“小姐为何变成如此模样?”“莺莺”曰:“岁月催人老啊!几百年了,我岂能还是当年的花容月貌。”张生赶忙将她推出门外,说:“请你赶快回去吧。”便急忙关紧了房门。这时,张生已惊出了一身冷汗。再想想莺莺的话也有道理:人生百年,哪有不老之理。我岂能和一老妪结秦晋之好呢!想完,他上床竟安然入睡了,单相思病也自然而愈。
张生父母对林之翰感激不尽,准备重金酬谢。他却说:“常言道,心病还须心药医,我只不过是找着了病因,投对了心药而已,不必言谢,更无须重金。奉劝公子今后读书需细辨之,以免误入岐巷,枉受痛楚折磨耳。”
上一篇:元帅草的功效与传说
下一篇:李时珍实地考察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