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网站地图|RSS订阅|学会工作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国医手机版
国医首页|资讯|云南|学习|图片|医疗|养生|药膳|中药|方剂|传承|针灸|推拿|临床|经典|科研|企业|文化|特色疗法|民族医药|社区| 更多
学习中医 中医入门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舌诊 辨证论治 中医名词 中医方剂 经络腧穴 经典研习 内科 妇科 儿科
您现在的位置:国医在线 > 国医文化 > 国医典故 > 中医典故 >

“药锅”为何称“急销”

中医学习|2017-01-23|来源:国医在线整理|中医网

   现在人们从药店抓回药后,就用药锅煎药。而在上古时代,是没有药锅的。人们服用草药直接放在口中咬嚼吞咽。这种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卫生,口感不好,副作用也大。后来有了陶瓷器皿,人们才逐渐改用草药加水煎煮的方法,熬成汤液后服用。据《史记》载,汤液的始创者,是3000多年前商汤的宰相伊尹。伊尹原是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他聪慧灵敏、精明能干,还是位烹任大师。根据烹调方法,他由此及彼,“馔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用当时的陶制盛具煎煮草药,第一次创制了汤液。

  几千年来,煎药盛具也随着社会陶瓷业发展而发展,出现了体形各异、千姿百态的药锅、药罐、罐壶等煎药用具。由于地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药具的使用和叫法也不尽相同。北方人习称药锅,平南方人习称药罐,而在我国台湾、粤东和闽南地区,人们则把药罐习称为“急销”。为什么把它叫成“急销”呢?还有一段传说。那是在宋仁宗景祐年间,闽南和台湾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一片悲凉惨景。这时有位名叫吴本的名医,带领徒弟采药治病,救活了许多人,被海峡两岸同胞尊称为救苦救难的“医灵真人”。当时患病的人太多,所用药具又太杂,质员低劣,规格不一,以致影响药效,有的竟产生毒副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吴本急忙赶往粤东地区,选择厂家,研制模型,统一规格和质量标准,烧制了一批批质量高、价格低的药罐投放市场,供老百姓急用。但当时老百姓闻药色变,忌讳“药罐”二字,临时又没有一个恰当的名字来代替。商人讲利润,急着要推销,眼下此物百姓正急着用,就急中生智,叫它“急销”,双方都图个吉利。就这样,“急销”就作为药罐的代名词,在我国台湾、闽南、粤东民间叫开了。

【责任编辑:李艳娅】 本篇文章“药锅”为何称“急销”国医在线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相关资讯浏览(国医在线:http://www.guoyi163.com),文章地址:http://www.tcm166.com/tcm/zyjc/21890.html

资源共享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友情链接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百度新闻源 | 版权声明